文淵閣中,等一眾文臣離去後,隻剩下十幾個武將和孫承宗。
“孫愛卿,你對滅察哈爾有何想法?”朱由檢站地圖前詢問孫承宗。
“陛下,老臣以為滅察哈爾的同時還必須做出萬全準備!”孫承宗說著,緩步出現在地圖前。
“陛下,諸位將軍,且看地圖,現在的察哈爾勢力雖然占據廣袤的漠南草原,但實際上已是外強中乾,從前年開始,不管是遼東建奴,還是我朝,針對察哈爾發起數場大戰,原本林丹汗以黃金家族繼承人的身份傭兵十五萬,現在根據情報看來,其原本麾下的大軍再數次大戰中已經損耗過半;
在加上這幾年草原頻受天災影響,草原上的那些牧民手中的牛羊馬群數量下降極為厲害,林丹汗麾下的軍事實力已經不比以前;
還有陛下嗣位後,針對察哈爾做出的一係列的物資控製,從大局來看,即便我朝不覆滅察哈爾,我估摸著建奴也會在這兩年動手。”
孫承宗說完後,抬頭看向皇帝,朱由檢點頭示意認可。
他繼續道:“眼下我大軍已成,借助百科學院研發出的強大火器,覆滅察哈爾不難,最難的是在察哈爾覆滅後,我朝如何徹底的把漠南草原吸收消化掉,自古以來,細數秦、漢、唐、宋,曆朝對草原的都有大規模用兵的記錄,但是等朝廷大軍退回長城後,要不了多少年,草原上便再次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
自古以來,我漢家無數能人異士都無法徹底的解決這個個問題。”
“陛下,孫閣老,若是咱們滅了察哈爾後,直接遷移百姓占據草原,這樣會不會好些?”
秦良玉盯著地圖沉吟道。
“哎,忠貞侯,細數曆朝曆代,這麼做的例子很多,最為著名的漢武帝時期,在打殘匈奴後,遷移百姓前往草原;
還有唐朝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打敗東突厥後,基本上走遷移漢民前往草原,但是結果在史書上很清楚,等中原王朝進入衰敗期後,草原上的諸部落勢力會在此離心離德,最終結果都是屠殺漢民或把漢民斥為奴隸。”
孫承宗低歎道,看向草原地圖的目光帶著深深的無奈。
“哈哈哈!孫愛卿,秦愛卿,此事朕已經想好了。”
朱由檢抬頭大笑一聲。
“孫愛卿,你能告訴朕,草原上的蒙古勢力能夠反複崛起的關鍵點是什麼?”
孫承宗聽到皇帝的問話,皺眉思索後道:“陛下,草原勢力反複崛起,最大的仰仗是騎兵能夠快速機動,隻要有數百騎兵的漏網之魚,他們就能夠快速繁衍起來。”
“孫愛卿,你隻說到了表麵!”
朱由檢帶著笑意,示意王承恩把自己寫的冊子拿來。
“草原上之所以能反複出現強大的遊牧勢力,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底層的牧民!
這些牧民流動性太強,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很簡單,蒙古包一收,所有的家當都可以放在馬匹上帶走,同時隻要驅勢牛羊群去往牧草豐富的地區便可,雖說草原上各勢力、各部落都有大致的地盤劃分,但那隻是一種極為模糊的邊界,和我朝省府縣的劃分不同。
朕最近也在思索草原之事,目前有了初步的看法,在打下察哈爾後,設立蒙古特區,把漠南草原按照各部落核心駐地進行區分,在草原築城,規模可以不用太大,把各部落牢牢的限製在自己的城池周圍,限製牧民的牛羊馬群的數量,
同時遷移漢人入駐草原,鼓勵漢人與蒙古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通過貿易、通婚等方式,增進民族之間的了解和團結,鞏固草原統治。”
“築城?陛下,草原上一無磚石,二沒有林木,如何築城?”孫承宗瞪大了眼睛滿是疑惑的看向皇帝。
“嗬嗬,孫愛卿,你莫是忘記百科學院在天津鋪設的那條鐵路?
等王徵把蒸汽機量產後,可從大同、宣府、薊鎮等地修築鐵路線,每三十裡設一站,每一站設縣級城池,兩百裡設總站,設州府規模的城池,以此複製下去,不論草原在如何廣袤,也有被鐵路線和城池完全占據的那天;
朕的想法很簡單,以城池為點,以鐵路為線,在草原上展開一張巨大的網格麵,等蒙古牧民適應了城池生活,以後自然就不願意在草原上辛苦的遷移了。”
“嘶···”孫承宗聽了皇帝的想法後,倒吸一口涼氣。
他沒想到皇帝的想法竟然如此龐大,如果這個想法能實現,那未來的草原上,再無可能出現一支強大的騎兵勢力!
“陛下雄才偉略,老臣佩服!不過陛下的辦法所消耗的物資著實為海量,我朝現在國力還未恢複,若想施行此大計,著實艱難。”
“孫愛卿,未來我國北境頻發天災,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南方也開始受到氣候變化而出現天災,未來我國受災的百姓一定是個海量數字,雖然朝廷現在有南越之糧支撐,但是這非長久之計,而那些受災的百姓若是隻單靠朝廷賑災,遲早會出大問題,預期防民,不如召集百姓去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建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古以來,每逢天災,最適合的辦法便是以工代賑,朝廷可以成立大明建設局,專門召集百姓進行全國大建設,一來百姓有事做,不至於胡思亂想,二來朝廷也可以借此實現建設全國的目的。”
“陛下所言極妙,臣覺得可行!”秦良玉聽完皇帝的想法後,她作為武將都覺得可行性極高。
古代皇朝最大的難點不是建設,而是遠距離運輸,在生產力低下,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一個人徒步最多能在自己戶籍所在地的鄉鎮行走,再遠的地方就很難抵達,若是有騾馬等牲畜代步,雖然可以遠距離出行,但是騾馬這等牲畜極易成為歹人盯上的目標。
蒸汽機的重現使得遠距離運輸不再是一個難點。
“好了,後續之事暫且到此,秦愛卿,朕想聽聽你們對覆滅察哈爾有何戰法。”
秦良玉聽到皇帝的話後,帶著一眾武將圍在地圖前商議起來。
沒多久,一份具體的作戰方案出來。
“陛下,我軍可分兵三路,左路自大同陽和衛出關,直搗集寧城;中路自大同威遠衛出關,借道準格爾旗,右路從陝西延綏鎮北上,至此可形成合圍之勢,林丹汗隻要敢打下鄂托克城,就是他的末路!”
朱由檢聽了秦良玉的作戰思路後,斟酌片刻後道:“秦愛卿,你們身為武將,商議出這個戰法確實不錯,按照常理覆滅察哈爾沒問題,但是你們忽視了兩個問題。
第一,若是建奴趁機在草原上伏擊我軍如何?第二,據可靠情報,西北的和碩特部固始汗經過數年征戰,已經完全統一和碩特,若是他趁機出兵,我軍當如何?”
秦良玉聽到皇帝說的問題,頓時怔住,她作為武將,帶兵作戰的思路雖然沒問題,但戰略眼光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朱由檢看到秦良玉的思索神情後,繼續補充道:“朕把三路軍做出調整,左路軍從山海關出發,入草原,給朕猛揍喀喇沁部,朵顏三部和內喀爾喀部等投靠建奴的部落,把漠南草原徹底攪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