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聽完皇帝的話後,臉上帶著古怪的神色,堂堂大明的皇帝,怎麼玩起下三濫這麼溜?
他和袁可立對視一眼後,都覺得有必要找當初負責教導皇帝的劉漢儒問問情況。
···
第二日一早。
朱由檢君臣幾人來到大興縣。
在縣城東側三裡外。
一座回字形大院矗立著。
這是鐵道局從天津修到此處的火車站。
嗚嗚···
隨著汽笛聲響徹,巨大的蒸汽機噴發出濃烈的白氣,隨著曲軸的轉動開始緩緩動起來。
在車廂中,一個青年十分恭敬的站在朱由檢麵前。
“陛下,這輛蒸汽機車是我和三位師弟聯手改進過的,目前的行駛速度勉強可以比肩良駒全力奔跑的速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叫張裕隆,是王徵手下最為出色的徒弟。
朱由檢看著窗外的景色向後退去,他心中盤算後,感覺到這速度基本上能有後世汽車三四十碼的樣子。
“很好,張愛卿,你們師兄弟四人改進蒸汽機車有功,各賞銀幣一百,銅幣三千,另賜封匠作大師稱號,升工部郎中,擢令工部差人在張愛卿家鄉修建牌坊,以表彰功績。”
張裕隆聽到皇帝的話後,先是一愣,接著趕忙跪在地上:“臣謝陛下聖恩。”
“張愛卿快快請起。”朱由檢親自上前把後者扶起,接著詢問道:“朕想知道,這改進過的蒸汽機車一個時辰可以跑多遠,使用壽命如何?”
“回陛下,目前這台蒸汽機車一個時辰可以行駛大約七十裡地,和良駒的速度差不多,使用壽命現在還無法得到準確的數字,從這台蒸汽機改進後,已經來往天津運送三十萬石糧草,臣師兄弟四人對機器每日都進行檢查,目前並無大問題;
根據臣的判斷,這台蒸汽機車大致的使用壽命在五千裡地左右。”
朱由檢聽完張裕隆的解釋後,心中快速盤算起來。
天津至京城單程路大概是三百裡,一來一回是六百裡路。
“那就是說,從天津往返京城,這台蒸汽機車可以跑八次,對嗎?”
“是的,陛下,目前負責運送糧草的鐵路線有三條,三台蒸汽機車每日至少會往返天津一次運輸糧草入京城海運倉和北新倉。”
“好!不錯!袁愛卿,接下來可以命鐵道部開始修建從京城直達西安的鐵路線了,等鐵路線修通後,以後從天津來的糧食可以直入陝西,大大降低路上的損耗。”
“是,老臣遵旨。”
喜歡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請大家收藏:()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