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境碼頭中。
葡萄牙駐濠境總督施維拉,西班牙東印度公司艦隊司令艾克斯等人正率領數千軍隊快速登船。
在這個時期,主流的海軍戰艦都以木製為主,平時戰船停靠碼頭後,除了每艘戰船上留下幾個崗哨外,其餘的士兵,水手基本上都會選擇下船休整。
原因很簡單,木製戰船長期漂在海麵上,船艙內部潮濕悶熱,生存環境很難受。
而明軍突然發起襲擊,雖然這些夷人反應很快。
但是登船作戰是需要時間的。
“快點!明人的戰船就要衝過來了!人員配齊的戰船先駛離碼頭迎戰!”
艾克斯語氣急促的站在碼頭上呼喊著。
此時他沒有在辦公室指點江山的風輕雲淡,額頭上出現的細密汗珠可以證明他心中很慌!
隨著十門岸防炮給他們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兩艘蓋倫戰船揚起風帆,已經駛出碼頭。
三裡外。
謝隆儀看到從碼頭駛出的兩艘夷人戰船後。
有些詫異:“這些狗操的夷人反應還真踏馬的快!咱們剛衝過來,他們的戰船就出碼頭了!”
謝隆儀說著,手持千裡眼看向碼頭中。
正在升風帆的夷人戰船已經有五六艘。
還有一些小號的蓋倫船正在拖著被己方摧毀的幾艘戰船殘骸。
“傳令二號艦,三號艦,乾掉出港的那兩艘敵艦,剩下諸艦繼續跟隨帥艦直衝碼頭!”
“是!”
收到命令的傳令兵用軍鼓,號角,令旗快速傳遞軍令。
明軍兩艘戰船快速離開隊列,直奔前方兩艘敵艦。
咚!咚!
明軍二號,三號艦艦首的三零式火炮率先開火。
兩發炮彈呼嘯間直接落在敵艦甲板上擊中中間的風帆桅杆。
在常規的海戰中,打擊敵艦的風帆桅杆,迫使敵艦失去動力是最為常用的手段。
大型蓋倫戰船上一般有前桅、主桅、後桅三個桅杆,前桅和主桅通常掛橫帆,後桅等掛大三角縱帆或其他類型的風帆。
剛在被明軍火炮擊中桅杆的兩艘西班牙戰船,一艘前桅折斷,一艘主桅折斷。
失去一個桅杆的敵艦在看到明軍的作戰意圖後,做出了選擇,他們揚起所有的風帆,兩艘戰船分頭行進,把船身橫置在明軍前方。
緊接著,兩艘敵艦側麵的艙室中伸出密密麻麻的炮口。
西班牙海軍曾憑借無敵艦隊稱雄海洋,其仰仗的就是戰船上裝備的密集火炮。
遠程火力打擊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艦長!那兩艘敵艦已經橫向展開!是否發起進攻?”
二號艦的觀察手在看到敵軍情況後,快速來到艦長呂行跟前彙報。
“給三號艦發消息,咱們不和他們對炮,快速移動到敵艦的艦首方位展開進攻!”
“是!”
很快,二號,三號艦的艦長達成進攻策略後,借助蒸汽機強大的動力,快速移動艦尾對向的西班牙敵艦兩側。
轟轟···
明軍裝備的主力崇禎炮開火了。
裝備蒸汽機為動力的明軍戰船移動速度根本不是現在西班牙戰船依靠自然風力和人力轉向的舊式戰船能比的。
在戰船上夷人驚駭的目光中,明軍密集的炮火瞬間將甲板淹沒。
不足一刻鐘的時間,兩艘大型蓋倫船直接燃起熊熊大火,隨後開始出現傾斜後緩緩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