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在一旁帶著疑惑詢問出聲。
“嗬嗬,內閣完善的新政有收回鹽業官營的一項,但鹽業經營是個苦差事,朝中極少有官員能勝任,這五人已然是戴罪之身,以後接手鹽業司做事定會儘心儘力;
而且根據情報來看,這五家鹽商在湖北的名聲還算過得去,雖然時常在精鹽中摻私,但欺壓百姓,橫行鄉裡之事極少,收他們為朝廷做事總好過一刀殺了,大明要重振國力,靠的不單是殺戮,還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做事。”
“陛下用人不拘一格,臣佩服。”
楚王抱拳不留痕跡的拍一個馬屁。
···
巡撫衙門。
劉鴻訓看著孫元慶為首的五大鹽商,眼中滿是冷笑。
“孫元慶,你還真是聰明,知道尋陛下請一道免死符,不然你五家現在已經血流成河!”
“劉大人,草民已經知錯,請大人給我等一個機會。”
“哼!算你們識相!說說焚署案的情況吧!”劉鴻訓橫眉說著,絲毫沒給五人什麼好臉色。
在任何時代,窮不和富鬥,民不與官鬥,此為定律。
五家鹽商雖然腰纏萬貫,資產巨大,但說到底也不過是尋常百姓的身份,官道上的人真要動他們,那真是輕而易舉。
俗話說無商不奸,對比尋常百姓,這些商人隻要被官府隨便查查就能找到理由收拾。
“大人,焚署案的主導是熊,袁,鐘,孟四家和麻城幫五家,被朝廷抓獲的苗飛,尚康樂二人是熊家在施州圈養的強盜寧三刀的手下;
負責指揮調度的是熊氏二脈的熊子安,人稱熊三爺···”
很快。
劉鴻訓根據孫元慶五家鹽商的交代,直接派出民兵挨家抓人。
在不到兩日的時間裡,焚署案的幕後主使和主要案犯全部被抓到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巡撫衙門外。
劉鴻訓帶著一眾官員站在大門前恭敬的等著。
沒多久,朱由檢騎著戰馬出現,他翻身下馬後,看著巡撫衙門街道兩側看不到儘頭的各家囚犯。
“陛下,焚署案已經查清,幕後主使由江夏熊氏為主導,結合公安袁氏,竟陵鐘氏,武昌孟氏,和麻城田氏,梅氏,劉氏,周氏,李氏,丘氏等宗族聯手對抗朝廷,目的是不滿朝廷新政,拒絕交出宗族土地。”
“所有犯案家族,全部貶為奴隸,革除各宗族學子功名,若有在朝為官者一律革職,案首斬首示眾,既然你們喜歡土地,那剩餘的家族成員全部發配南越。”
“皇上,朝廷施行的政令非臣等不尊,而是過於激進,根本沒有給我等活路,您難道真要把我大明士紳推到深淵不可嗎!”
在皇帝話音落下後,一側囚犯中一人高聲呼喊出聲。
朱由檢放眼看去,頓時認出那人的身份。
袁楷,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後考選庶吉士進入翰林院深造,在其致仕前在天啟朝官至工部郎中。
“嗬嗬!當年袁氏三傑一心為國,護佑地方!袁氏何其聲望民望何其風光!
看看現在的袁氏,橫行地方,欺壓百姓,強占民田,甚至還要對抗朝廷,短短二十年,袁氏便墮落至此!你還有臉在朕麵前呼喊?”
朱由檢帶著怒意的嗬斥聲直接把袁楷回懟的無言以對,隻能臉色漲紅的站在原地盯著皇帝。
“還有江夏熊氏!看看你們現在的宗族成了什麼樣子?掠奪鄉民,兼並土地,哄抬糧價,還有地方大宗族的擔當和責任嗎?
想想當年遼東督師熊廷弼在世時拚力為國,看看你們都在做什麼?
你們對得起熊氏先祖為大明朝做出的努力嗎?”
在朱由檢怒斥時,熊氏宗族的掌家人全都低著頭不說話。
他們可以靠著在地方的影響力和地方官爭鬥,但是在朱由檢麵前,他們是真沒有紮刺的勇氣。
現在的大明,朱由檢的暴君之名早就廣泛流傳開。
喜歡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請大家收藏:()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