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數月時間過去。
崇禎五年六月。
每到糧食收獲時,朱由檢便會在文淵閣內仔細查看全國每個省份的糧食收成情況。
在散入民間眾多的錦衣衛,東廠番役和暗衛三大特務機構的監督下,朱由檢終於看到了大明朝最為真實的情況。
“皇上,新政推行後,我朝未受災省份糧食大豐收!”
“陛下,今年是老臣為官五十多年聽到最高興的喜訊!此乃陛下之功,百姓之福!”
黃立極和李國普兩位老臣,老臉笑成菊花狀,站在朱由檢跟前大聲說著。
“事實證明,朕說過人定勝天的理念確實可以實現!”朱由檢說著,起身活動著身子。
“陛下,依老臣看,您就是上天派來救我大明朝的真龍聖子!
今年北境的乾旱程度有極大緩解,陝西,山西和直隸三地乾旱的州府在新政推行後,地方官府收獲的糧食勉強能賑濟受災的百姓,南越之糧和南洋諸國運來的糧食在抵達天津後,被儲蓄在新建的百座大糧倉中!
現在百座大糧倉已經全部存滿糧食,臣已經給工部下令,讓左光鬥在順天府繼續修建大型糧倉,用來儲備糧草。”
“嗯,這就對了!朕問過欽天監,今年和明年都是好年月,風調雨順,北境受災的地方會大大降低,不過從後年開始,大旱將會再次出現;
朝廷這兩年的主要政務,便是多多儲存糧食,告訴左光鬥,建設工程局要抓緊時間在各省,多多修建大型糧倉,多餘的糧食可以分散儲備在各省糧倉中。
不過朕醜話說前麵,所有糧倉必須做好防黴變,防潮防水和防火!
若是哪裡的糧倉出現問題!地方官員一律連坐問罪!”
袁可立幾人在聽到皇帝的話,臉上的笑意收攏起來。
“陛下放心,古人雲,乾三年,雨三年,在好年景儲糧,在壞年景賑災,此乃人道。
儲糧之事,臣建議專門組建糧食局,各省大型糧倉統歸朝廷直管,中型糧倉由地方和中央雙重管理,小型糧倉則由省級衙門直管,如此一來可以大大降低糧食出問題的風險。”
黃立極說完後,朱由檢點頭道:“嗯,黃愛卿這個法子甚好,組建糧食局可以,但一定要任用可靠官員,糧食乃國家基石,不可出一絲問題!”
“陛下放心,糧食局由臣親自盯著!”
“好!”
朱由檢點頭準許後,就看到駱思恭蒼老的身影走來。
“陛下,遼東有重大軍情傳回。”
袁可立幾人在看到是駱思恭後,行禮後,就準備告辭。
被朱由檢揮手製止。
信件被王承恩取出後,朱由檢拿過細細的查看起來。
片刻後。
“嗬嗬,黃台吉還真是個人物,朕在大明推行新政,他也在遼東照貓畫虎。”
朱由檢說著,把書信遞給王承恩。
後者走下玉台把書信放在大殿中的桌案上。
袁可立幾人圍著桌案查看起來。
“皇上,黃台吉此人城府極深,心思縝密,手段霸道,做事不尋常理,能兵不血刃的壓製滿人集團,還順手把代善,阿敏,多爾袞給收拾了,卻為我朝第一大敵!”
孫承宗語氣帶著些凝重。
他曾在遼東擔任督師,在戰場上數次和黃台吉有過交手,心中對這個大明朝的對手有許多了解。
“嗯,黃台吉確實有些手段,你看看這個。”
朱由檢說著把手中最後一張信紙交給王承恩。
“黃台吉不知道用了什麼法子,竟然能說動倭人出兵襲擾我沿海省份,試圖吸引朝廷的注意力,遲滯新政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