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深吸一口氣思索片刻後繼續道:“大伴!將朕書架第二排甲字格中的書冊拿來。”
王承恩領命後,快速走向偏殿中。
沒多久,後者拿著一本冊子快速走來。
“諸位愛卿,朕欲對我朝技工進行改革。”
“從今日起,設立大明技工院,並列翰林院,貢院,另在地壇增設魯班祠!
凡入技工院者,可享魯班祠,於神農氏同祭!”
下麵的眾臣聽到皇帝的話,沒有什麼驚訝,當今這位皇帝對於各方麵的改革已經極為熟絡,他們作為臣子,已經習慣了。
然而皇帝接下來的話,直接把他們驚的瞪大雙眼。
“大明技工院設五等獎章,一等:天工國士章!二等:致用良工章!三等:格物巧匠章!四等:利民能工章!五等:微著奇藝章!
一等天工國士章,可授予在農業、軍工、醫藥等領域有顛覆性創新,且成果經戶部和工部認證並推廣至全國的核心技術發明者。
獲獎者直接授予工部虞衡司郎中從五品),可參與宮廷或朝廷營造與兵器監製;
另外可在國土局中代持良田百頃;
禦賜“技冠天工”鎏金匾額,可獨立族譜,另分祠堂懸掛;
列入《大明會典?技藝傳》,配享魯班祠!
獎章由銀作局鑄造,赤金鏨刻雙龍戲珠紋方章,邊長三寸,紐為齒輪狀,象征百工之首,背刻“欽賜天工”四字,由朕親自頒發。
二等致用良工章,可授予在民生技術,如:水利、紡織、礦冶等,有重大突破,經工部,戶部認證並在一省範圍內推廣的技術大家。
獲獎者直接授予對等從六品官銜,享受官俸補貼,可優先向戶部,工部呈遞技術改良方案。
在國土局代持良田五十頃、特許開設官辦作坊,免繳商稅三年。
賜宮廷玉器一個,由戶部,工部主持“勸工宴”,席間賜宴首席;
其技術圖解刻碑立傳,置於省級學堂供士子研習。
獎章由銀作局鑄造,錯銀雲雷紋圓章,直徑兩寸,紐為耒耜狀象征農工結合),背刻“利濟民生”,由朕署名頒發。
三等格物巧匠章,可授予在各業細分領域有創新者,經戶部,工部認證並在州府進行推廣的能工巧匠。
獲獎者授予對等從七品官銜,獲得“官匠總領”頭銜,管理省級官營作坊。
賜金幣五十,免稅商鋪一間,位於省級官市,優先承接官府訂單,價格上浮可上浮一成。
名字刻於工匠祖師像基座;
由內閣聯合六部題贈“百工楷模”木匾,懸掛於其工坊正門。
獎章由銀作局鑄造,黃銅鏨刻纏枝蓮紋方章,邊長一寸五分,紐為魯班鎖狀,象征匠作智慧,背刻“巧奪天工”,由內閣首輔大臣頒發。”
朱由檢一口氣說完後,喝了些茶水補充道:“前三等獎章均可入技工院,自動獲得院士稱號,百年後配享魯班祠!”
在眾臣目瞪口呆中,朱由檢接著道。
“四等利民能工章,可授予在日常生產工具,如:農具、車船、紡織工具等有改良者,經省級衙門認證並在地方推廣的民間技術能手;
獲獎者免除本人三年賦稅,在工部備案後可使用“官工”名號。
賜銀幣一千,可優先租用官倉,碼頭等設施運輸,存放貨物。
錄入《府誌?技藝傳》,事跡在州府縣所宣講;
由翰林院贈“惠及桑梓”牌匾,由地方知州或知府主持表彰儀式。
獎章由工部鑄造,鐵錯銀菱花紋圓章,直徑一寸,紐為鋤頭狀,象征農本,背刻“便民利物”,由一省巡撫頒發。
五等微著奇藝章,可授予在基礎技藝,如:製墨、造紙、兵器保養等方麵,有獨特技巧,經州府級官府,軍衙等,評議認可並在對應範圍內應用的技術傳承人。
獲獎者免除本人一年賦稅,優先獲得官辦工坊學徒推薦資格。
賜銅幣一千、棉布五匹,糧食五鬥。
由地方知縣撰寫《奇藝傳》收錄於族譜。
省級府衙贈“官許奇藝”錦旗,由知縣親自送入家中。
獎章由工部鑄造,棗木雕刻雲紋方章,邊長一寸,紐為筆架狀,象征技藝傳承,背刻“小技大義”,由知府或知州頒發。”
朱由檢說完後,細細的思索一遍,確認沒有問題。
自己是按照當下時代的“官本位”的社會結構,又通過物質與榮譽雙重激勵,構建了“技術創新+社會地位+國家認可”的上升通道,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按照自己的構想預估,這個政策施行後,將極大的助力大明朝科學技術進行巨大發展,最終形成一股合力,把大明朝徹底的推進初級工業革命的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