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善在朝鮮敗軍時。
沈陽。
清寧宮中。
黃台吉滿臉火氣的看著手中的奏折。
“皇上!根據臣的調查,遼陽暴亂的漢民原屬兩紅旗下之包衣,本溪的暴民,則屬漢軍正紅旗和鑲藍旗;
這些暴民組成所謂的‘漢兒軍’已經聯係劫掠攻擊遼陽,本溪兩地七個兩白旗滿人聚集的鄉村。”
米陽小心翼翼的低聲說著,黃台吉目光死死的盯著奏折不語。
許久後,黃台吉才深吸一口氣問道:“原因呢?這些漢民為何要造反?”
米陽摸出一本冊子解釋道:“皇上,根據臣調查的結果顯示,在改製推行過程中,兩紅旗下的包衣仆從旗人數龐大,耕種的土地接連被充為軍田,按照朝廷製定的重獲農田準則:獲得土地之漢民需要繳納該農田全年的三成收入歸於原本的滿人地主,然而在基層執行時,這一數字往往超出三成;
例如遼陽千山一帶的良田屬鑲紅旗的世襲田,在土地劃歸軍田後,當地滿人對下麵所屬的包衣漢民多增三成糧食,如此一來,當地分的良田的漢民需要繳納六成糧食,這就導致漢民對改製政策有抵觸心裡。”
黃台吉聽著米陽的話,沉吟道:“孤不是下旨說過嗎,重新獲得良田的漢民可以分三年繳清糧食,即便鑲紅旗領地多加三成,也需要分三年還清,難道是滿人對漢民進行了迫害?”
“回皇上,根據臣的調查,全國許多農田大多有欠國庫糧賦的情況,如今土地被收歸國有,重新分配,地方官府為填補虧空,接連催繳當地田地欠下的糧賦,如此一來,改製稅和欠賦衝突····”
米陽說了一半,便沉默不語。
黃台吉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很簡單,這些年雖然大明有天災,遼東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往年發生乾旱後,糧食減產,地方上包衣漢民在經過滿人或各大氏族的盤剝後,根本就無法繳納充足的糧賦,經年累計下來,幾乎每個地方的百姓都欠著許多糧食,現在土地改革一推行,地方官府為補齊虧空,自然拚命壓榨百姓。
這種情況和朱由檢剛嗣位時的大明極為相似,朱由檢當時憑借魏忠賢搜刮來的銀錢和查抄一大批貪官黑商,獲得一大批銀錢充實國庫後,直接下旨免除。
“皇上,臣還打探到造反的兩紅旗包衣漢民說,因朝廷把原本屬於兩紅旗的肥沃土地給與兩白旗,是刻意針對兩紅旗包衣的一種盤剝。”
嘭!
黃台吉聽到這,直接一拳砸在桌案上。
“放屁!”
把原本屬於兩紅旗的地分給兩白旗是他親自下的旨意,為的就是扶持兩白旗和兩紅旗對抗,現在竟然被人點破。
他怎能不怒?
“兩紅旗作為我大清老牌旗,其下在遼河套有一半的良田,兩白旗下的地大多集中在海州,蓋州和老寨的貧瘠之地,孤給其分地完全是為國家著想,何時要盤剝兩紅旗?
孤還下令把兩黃,正藍的許多良田也給了兩白旗,難道孤也盤剝兩黃旗嗎?”
“皇上息怒!此說法是來自於民間暴民,是為妖言惑眾之語,請皇上不要在意!”
索海趕忙出現勸解。
“米陽!去查!給孤查清楚,這種分裂滿人團結的大逆不道之言是從何傳來的!不論何人一律下獄問罪!”
“索海!給改製貝勒會傳旨,頒布《遼東禁言令》:民間所有滿蒙漢百姓,凡議論改革者杖責三十,舉報者賜銀五兩,鼓勵漢人互相監視。”
···
三日後。
崇政殿。
黃台吉邁步來到大位坐下。
下方一眾滿蒙漢大臣高呼著萬歲行禮。
“諸位臣工,今日朝會隻有一個主題!”
黃台吉冷聲說著,目光掃過左側站著的數量眾多的滿臣。
“有人借朝廷改製之名,趁機在民間引發民亂!且散布謠言欲致使改革大計變質,成為掠奪百姓的暴政!”
黃台吉話音落下後,滿蒙漢三波大臣開始低聲私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