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調整方向和敵軍平行,全軍列一字陣,保持八裡作戰距離!”
謝隆儀站在指揮艙上方的高處,手持千裡眼看著前方下達一串命令。
很快,十艘鐵甲艦開始轉向。
三炷香後。
謝隆儀的艦隊在海麵上排成一列。
從天空看下去。
夷人艦隊和明軍艦隊都朝著西南方前進,同行的兩支艦隊像是兩條平行線。
“報告!艦隊完成隊列,是否進攻?”
哨官長快速跑來詢問。
“各艦自由開火!”
隨著軍令下達。
十艘鐵甲艦側弦的火炮接連發出咆哮聲。
兩艘鎮遠級戰艦衝在最前麵,側舷的四門三零九型火炮和三零六式火炮發出劇烈的火光。
隆隆炮聲甚至蓋住了蒸汽機的轟鳴聲。
八艘改進型匠公寶艦上裝備的三零六火炮和崇禎炮也不甘示弱,快速傾瀉火力。
一輪射擊後。
克拉斯直接被打懵了。
他身形狼狽的從冒火的甲板上爬起。
“法克!這些明人竟然研發出威力如此強悍的火炮!”
“報告將軍閣下,傑夫先生要求艦隊掩護他撤離!”
一個士兵跑來彙報後,克拉斯臉色一沉。
“知道了!”
“命令第一隊!快速轉向乾擾明軍前進!
第二隊全體戰船開炮還擊!第三隊從側翼分離後對明軍展開進攻!
命令機動第二隊!從側麵出擊,找機會使用地獄火轟擊明人的戰艦!
命第四隊護送傑夫先生的戰船先行撤走!”
克拉斯十分冷靜的下達作戰指令。
隨著命令在艦隊中快速傳達。
六十多艘艦船開始有序分離。
···
夷人艦隊的動作被謝隆儀通過千裡眼看到清清楚楚。
“老謝,敵人想包餃子!”
陳邦彥在一旁低聲開口。
所謂的包餃子,是海軍將士的俗稱,道理和攻城戰中的圍三缺一類似,是指一支艦隊從前後兩個方向分出戰艦群,前後夾擊敵人,再正麵以主力艦群迎敵,形成三麵包圍的戰術。
這種戰術在海戰中很常用,不但可以進行全方位的火炮打擊,還能在完成圍堵敵艦群後進行肉搏戰。
“嗬!玩戰術?咱是他祖宗!”
謝隆儀發出一聲譏笑。
“命鎮遠二號艦開足馬力上前,打破前方敵艦群陣型!”
“傳令全隊速度提到六更!把後麵的敵艦群甩開!”
傳令兵得到命令後快速傳達。
明朝航海使用的是‘更製’,一更相當於兩小時,是指在標準順風條件下一更時間內船隻航行約六十裡。
由於這個時期海航技術無法和後世相比,而且主流的船隻航行速度很慢,更製的概念較為籠統,無法和後世航海中的節相比為方便理解,這裡大家可以直接理解為節。)
嗚嗚嗚···
帥艦後麵過來的二號鎮遠級戰艦發出汽笛聲,在謝隆儀注視下快速離去。
二號鎮遠艦指揮官是第二海軍艦隊參將黃廷弼。
他是明軍水師中的老將;
在天啟朝時,澎湖列島受到荷蘭人的侵襲。
南居益力主擊敗荷蘭人,收複澎湖,由孫國楨調集幾十艘戰船,外加火器部隊,對澎湖展開全麵進攻。
黃廷弼帶隊強攻荷蘭人在海岸邊鑄造的軍堡。
他扛著佛朗基炮直接轟塌軍堡大門,為後續部隊立下軍心士氣。
在軍中外號黃瘋子。
嘟嘟嘟···
二號鎮遠艦蒸汽機發出巨大的轟鳴聲。
快速推動艦船前進,很快就出現在敵艦群五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