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西暖閣中。
經過大半個時辰的激烈討論,最終得出四方作戰計劃細則。
“陛下,臣等已經擬出作戰細則。”
“好,秦愛卿儘管說來,也讓內閣和各部臣工都聽聽。”
“陛下,鑒於南洋東籲王朝和雲南接壤,有可能會趁我軍忙於作戰時襲擾雲南,由第七軍周運清率部駐防雲南防備東籲王朝;
西北戰線主防禦,為安全起見,調第八軍許成名率部增援甘肅鎮,外加第十一軍高迎祥部協防;
增派趙率教率第九軍在京兩萬騎兵秘密入駐多倫城,不論建奴或漠北車臣汗南下,有第九軍團在漠南草原,足以應對;
由臣和曹將軍率領第一,二,四,五,六,十,十六,七支軍團,共二十萬人,分彆從廣寧,登萊,和濟州島三個方向展開對建奴的打擊。
孫將軍率領的第十九軍團和孫守法率領的護國軍留駐直隸,作為機動支援部隊,周遇吉將軍率領的振武軍繼續在江浙兩省駐守,協防倭奴。”
秦良玉說完後,朱由檢思索著。
現在自己手中的戰兵,包括禁軍三十萬,其中第三軍團在南洋,暫時無法調回國,剩下的各大軍團都按照各自擅長的作戰方式進行針對性部署。
“嗯,可以,諸軍開始行動後,錦衣衛記得給駐守南越的馬祥麟去信,要加大對南越地方的巡查力度,保持南越秩序穩定,保證南越之糧輸送穩定。”
朱由檢說完後,目光看向內閣幾位輔臣問道。
“戰爭事關國運,不可有絲毫差池,後勤是保證大軍在前線作戰的核心,內閣對此準備需周全。”
兼任兵部尚書的孫承宗趕忙起身回話。
“陛下,兵部下屬的輜重營目前為滿編狀態,共計有兵員十五萬,專門負責大軍後勤,另外,六部下屬的所有官營商社,商號組成十大商隊,在陝西,山西,直隸,山東分彆募集青壯民夫三十萬,協助輜重營輸送補給。
最近五年,工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擴路修道計劃,和工程局協同募集北境受災或因農事賦閒在家的百姓,針對長江以北的管道進行大麵積擴寬修築,目前從京城連接北境數省的主要管道全由水泥鋪設;
臣在年前向陝西,應天府緊急儲備軍需物資時已經試驗過,在寬敞平坦的水泥官道運輸,各類物資運送目的地的時間要比以前快出三成左右。”
朱由檢聽到孫承宗的話,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
都說明末時期無能臣乾吏,實際上,這個時期大明上下有著數不勝數的實乾者,隻不過原本曆史中的崇禎皇帝疑心重,識人之能低下。
就說孫承宗,他口中的輜重營是在原兵部二十一衛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當初自己一道聖旨,全國地方衛所裁撤從京畿開始。
孫承宗兼任兵部尚書,在精簡壓縮二十一衛後,得到皇帝的建議,建立起一支專門負責全國軍隊作戰的後勤部隊。
他和京外禁軍的募兵司協作,吸納到許多從禁軍,守兵刷下來的兵員。
還有孫承宗提到的擴路修道計劃,是左光鬥任職工部尚書至今的得意之作!
在這個時期,大明各地的管道大多是土路,晴天時還好,多少下點雨,運輸軍需的大型馬車就容易陷在泥地裡,大大影響物資輸送效率。
“很好!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朱由檢背手起身念叨一句。
“現在你們可以著手準備,武官專注作戰,文官專注後勤;
從明日開始,諸位愛卿各自按照自己的任務執行,等孫國楨在南洋擊敗夷人的捷報一到,咱們就先拿倭奴開刀!”
下麵的文武官員聞言同起身,齊聲道:“臣等遵旨!”
···
同一時間。
南洋,邦加裡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