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踏···
總兵府大門口。
朱由檢清脆的腳步聲響起。
他背手走出大門。
便看到前方廣場上身穿不同服飾的一隊隊人馬。
在隊伍的最前方,祖大壽,吳襄,李如梧,賀世賢等一眾將領齊刷刷的下馬單膝跪在軍前。
當朱由檢緩緩來到廣場後。
袁崇煥小跑著上前,遞出一本兵籍冊。
“稟皇上,遼東十七將門率家族護衛隊集合完畢,請陛下處置定奪。”
“嗯。”朱由檢回應一句,接過冊子。
翻看後,他對遼東將門這幫人隱藏實力的想法感到驚歎。
冊子中。
直屬遼東總兵府管轄關寧鐵騎被自己調走分化後,賬麵剩餘三千人。
而這些控製關寧鐵騎的將門世家現在徹底展露出真實的數字。
整整五千人!
還有祖氏一族的私兵黑雲騎。
賬麵數字黑雲騎隻有五百人左右,此時祖大壽掏出老底,黑雲騎足有五千人的規模!
再說吳氏一族的夷丁突騎,賬麵數字八百,現在拉出來近三千人。
在所有人眼中已經徹底沒落的曾經遼東第一將門李家李成梁後裔),都拉出來一支上千人的精銳火銃手。
還有賀氏,有著一支全部出身大明邊軍夜不收精銳偵察兵部隊)隊伍的五百精銳戰士。
十七家將門林林總總加起來有兩萬餘人。
當他邁步走到點將台上。
在高點位置看去,他心中再次驚訝。
前方廣場上已經站滿了人,雖然空間狹小,但這支兩萬人的隊伍絲毫沒有喧鬨,雜亂之感。
“遼東將門十七家觸犯國法,得重罪,原本朕決心平之,得孫閣老苦苦哀求,朕決意在給爾一次機會,朕來遼東,目的是為征討建奴,複我漢家山河,若是你們真心悔過,朕希望能在接下來的征奴大戰中看到你們的軍功戰績彙總。”
朱由檢簡單的說完幾句話後。
袁崇煥站在點將台下方高聲道。
“陛下,十七家將領願以各自部下組成一支先鋒營,為大軍衝鋒陷陣,開路探敵!”
朱由檢聞言後,吐出一字:“準!”
“謝吾皇聖恩。”
祖大壽等將領在聽到皇帝恩準後,齊聲高呼起來。
朱由檢看著廣場上近兩萬人的軍隊,心中波瀾不驚。
自己在處置遼東將門問題上,做了三手準備,沒成想這十七家當真識趣,第一回合就直接投降了。
仔細思索後,也符合常理,從自己穿越回來後,給建奴設套挖坑,在薊鎮大戰中重創建奴元氣。
至此建奴在不敢在遼東發起萬人以上的大型戰事。
而遼東將門並未經曆原本曆史中的諸多戰事和變動,各自的隊伍擴張速度緩慢,單靠朝廷財政吃空餉和遼東軍鎮剩下的地方資源,根本無法養活出後世超過五萬人規模的私兵軍團。
眼下這兩萬人的規模,已經是他們各家的極限。
暗衛給自己的彙報中說明過,十七家將門的宗族成員生活並不富裕,這就說明,他們為養活這些私兵,幾乎是處於傾儘所有的地步。
在後世的猜測中,都認為遼東的將門集團很有錢,其實這是不對的,遼東將門是軍事集團,不是江南資本集團,他們的銀錢資源大多都會投入軍隊,軍隊才是他們的生存基礎。
十七家將門看著人多勢眾,但在自己眼中,最多能影響遼東一地,自己手握三十萬禁軍,真是遼東亂了,也足以輕鬆應對。
對比東林江南集團那種上有朝堂重臣站台,下有官吏護航的資本集團,遼東將門眼下對國家的威脅相對較低。
根據暗衛的綜合分析來看,十七家將門手中的這些私兵隊伍,整體戰力處於傳統精銳邊軍的水平,即便他們在十七家將門的帶領下造反,駐防遼東軍鎮的數萬禁軍想收拾他們很輕鬆。
兩刻鐘後。
袁崇煥帶著十七家將門當著無數百姓的麵完成立誓,並在孫承宗指定的遼東新政改革推行計劃書上簽字。
隨著兩萬人緩緩離去。
朱由檢一身輕鬆的回到總兵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