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時分。
大淩河畔,開州屯。
曹文詔和丘禾嘉二人的主將大營暫設在此。
大戰將至,營地燭火通明,一隊隊禁軍將士在周圍嚴密的巡邏著。
“報!軍門,義州,廣寧中衛來報,巫閭山河穀北口鎮夷堡受到建奴騎兵進攻,花兒營駐防遼東軍哨騎探查後,發現鎮夷堡周圍有大量建奴騎兵,疑似敵軍主力!”
“可說明建奴有多少人?”
曹文詔開口詢問。
“稟軍門,夜幕漆黑,哨騎無法探查詳細敵軍數量。”
“嗯。”
曹文詔應聲後,擺手示意哨騎離去。
“老曹,情況有些不對!飛行營彙報,義州,黑山,北鎮一帶皆未發現建奴蹤跡,鎮夷堡是進出巫閭山河穀的必經之路,按照常理,在建奴襲擾遼西之前,才應該奪下此堡,而不是現在!”
丘禾嘉盯著地圖沉聲說出自己的想法。
“是,昨日我就想過這個問題;
根據暗衛同步的情報來看,建奴領兵的是多爾袞,此賊年少多謀,且帶著兩白旗一萬八千騎,劫掠遼西製造混亂,不可能帶這麼多人,最有可能的情況便是引我軍決戰!
你看,河穀地帶經過多年屯墾,原本崎嶇的地麵已經趨於平緩,多爾袞若是引我軍在此打決戰,在地理上他們就占得先機。”
曹文詔指著沙盤地圖說著,洞悉出多爾袞的真實意圖。
“這個可能性很大,若是在以前,咱們騎兵數量少,打決戰輸贏還真不好說,可是現在,嗬嗬,咱哥倆手下的兵能把他打出屎來!”
“咱們這樣···”
隨著二人商議出詳細的作戰方法後。
一道道軍令快速傳遞到散入遼西各地的第二,第十軍團各營。
數個時辰後。
天色蒙蒙亮起。
官道上,許多百姓衣衫襤褸,拖家帶口的朝著錦州行進。
“老爺子,發生何事了?”
曹文詔騎著戰馬攔下隊伍中的一個長者。
“軍爺,昨夜一支建奴隊伍,劫掠我們的鎮子,放火燒房···”
長者聲淚俱下的說完後,曹文詔眼中滿是怒火。
“來人!派一隊人護送百姓入錦州!”
曹文詔說完後,揮舞馬鞭繼續出發。
三炷香後。
“老曹,這是大榆樹鎮,此地距離瓦子穀還有十五裡左右。”
崔宗蔭拉著戰馬韁繩在一旁補充。
“變蛟,你帶人去探查鎮子情況!”
曹文詔沉聲說著,曹變蛟帶著一隊人馬直奔鎮內。
沒多久便回來。
“二叔,鎮內沒有活人,民房大多被焚毀,鎮上富戶基本上都被劫掠過。”
“踏馬的!”曹文詔爆出一句粗口。
“全體就地休整,等丘軍門訊息!”
時間快速流逝著。
大約半個時辰後。
遠處天空出現一排黑點。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
近百支熱氣球快速出現。
“老曹,十軍的人彙報說,丘軍門已經率隊抵達花兒營。”
崔宗蔭手持千裡眼在看到熱氣球上士兵揮舞的令旗後,快速說出訊息。
曹文詔聽著到這,猛然起身道:“全軍準備作戰!
曹變蛟!你率三千人為先鋒!先打下瓦子穀!
老崔,你率三千為中軍,繞道細河對岸,隨時策應!
我帶剩下四千人壓陣!”
“是!”
緊接著。
曹變蛟點齊三千人馬快速離去。
瓦子穀是緊鄰巫閭山的一處寬闊山穀,在山穀另一側還有著一片連綿的低矮高地,因這片高地呈現出瓦片狀,當地百姓也稱呼其為瓦片山。
瓦片山高點位置。
近千名建奴士兵正在此駐守。
在他們駐地後麵,還有著一門門小口徑的火炮。
這是黃台吉設立的炮局參照明軍傳統虎蹲炮仿製出的輕型火炮。
重三十五斤,射程可達兩百米左右。
“高大人,明軍來了!”
一個建奴兵指著遠處出現的三支明軍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