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隱藏在周圍的明軍開始快速集結時。
錦州城外。
黃台吉肥碩的身軀坐在戰馬上,雙目間滿是猩紅。
他手持千裡眼正在細細的觀察著鮑承先炸塌青石磚城牆後,裡側的水泥鑄造的灰色牆壁。
“報!主子,問清楚了,錦州城內牆確是用水泥鑄造,紅衣大炮很難轟塌。”
索海策馬匆匆出現,急聲彙報著情況。
“嗯,我看清楚了!什麼狗屁水泥!無非是比三合土堅硬些罷了!”
黃台吉冷聲吐出一句,伸手指著城牆道:“吳守進,把你麾下剩餘的火炮都調來,分成兩部分,重型火力針對城門鉸鏈和吊橋機械結構猛轟,其餘火力轟擊城牆頂部的雉堞、和城牆下的排水口;
鮑承先!石廷柱!你二人率領所有的漢八旗用盾車繼續強攻城牆,抵達城下後,貼著城牆掘土,挖出至少兩米深的坑,在將火藥包集中放在土坑中炸城!
阿山!吳訥格!你二人繼續率領麾下勇士進攻東,南,西三麵城牆,佯攻掩護北城作戰!”
黃台吉說完後,被點到名字的幾人領命匆匆離去。
···
另一邊。
義州城。
“快!各部不要戀戰!全部出城集合!”
孫承宗站在一座戰車上呼喊一聲後,扭頭看向張獻忠。
“告訴趙率教!所有騎兵部隊南下後,先藏在義州附近集結,等老夫軍令!”
張獻忠聞言後,招來傳令兵趕忙去傳信。
嗚嗚···
隨著密集的汽笛聲響起。
數百輛戰車在殘破的義州城外集結後,馬力全開,快速南下。
半個時辰後。
車營大軍抵達團山堡。
地麵開始從乾燥變的泥濘起來。
嘩嘩嘩···
隨著一輛輛戰車碾在泥濘的地麵中,每輛戰車下麵安裝的鋼鐵履帶絲毫不受影響,快速前進著。
孫承宗滿是驚訝的伏在戰車側麵看著履帶碾壓濕滑的泥土,眼中滿是佩服。
“厲害!皇上當真是厲害!當年老夫組建車營時,怎麼就沒想這個法子呢!”
在孫承宗自語時,一旁的周虎低聲道:“孫閣老,履帶這玩意沒啥稀奇的,我記得是王徵大人前年新收的一個叫薄玨的徒弟提出來的法子,後來百科學院鑄造出新式戰車後,發現其承載力確實要比木輪,鐵輪要強一大截,這才普及全軍戰車使用。”
“嗬嗬,沒什麼稀奇?你看看,咱們的戰車若是沒有履帶,根本就達不到現在的速度,而且傳統的木輪或者鐵輪在這種泥濘的地麵,極易陷入泥坑,行軍速度會大大降低。”
孫承宗捋著胡須說著,周虎在一旁摸摸鼻子。
他出身暗衛通力司,作戰擅長,技術方麵一竅不通。
履帶在大明又叫鏈式機械,是極為常見的一種機械裝置,例如民間最為普及的龍骨水車翻車)就是鏈式結構機械,還有適用於小範圍灌溉的刮車輪式手搖鏈傳動水車),和能夠形成梯級提水係統的筒車水輪驅動),這些機械裝置在大明民間隨便一個靠近河流湖泊的村莊幾乎都能看到。
而履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零部件鉸鏈,則在華夏大地有數千年的使用經驗,在秦朝時就已經有合頁鉸鏈的應用。
“閣老,快看!”
周虎起身站在戰車頂部,低聲呼喊一聲,孫承宗扭頭看去。
開州屯附近的數座村莊此時陷入一片火海中,許多百姓被麻繩束縛著,被建奴士兵驅趕,以開州屯大營為中心,組成一道人肉城牆。
在數千百姓之後,還有許多建奴士兵挖出來的交叉壕溝和木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