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城,崇政殿。
“老國公,明軍占領遼陽已經三日!是戰是撤,您倒是給那個主意啊!”
英俄爾岱急促的聲音響起,在崇政殿中間位置,臉色極差的揚古利被人攙扶著坐在一把椅子上。
“情況已經很明顯了!皇上在遼西戰敗,數萬精銳全軍覆沒,我大清已經沒有和明軍野戰的能力,與其守著沈陽等死,退守老寨是最好的選擇!”
塔拜在一旁大聲說著,目光冷冽,在他身後,站著許多八旗之人和女真八大宗族勢力。
“六爺,沈陽乃是我大清根基!一旦棄守,你可知後果?”和英俄爾岱並列而立的老臣希福駁斥一句。
“老大人,我現在關心的不是什麼大清國!我現在關心的是我滿人八旗能不能在明軍的攻勢下存活!
遼西一戰,我八旗三萬野戰精銳全滅,皇上被擒,現在的沈陽非但不是大清根基,反而是大清的墳墓!
一旦明軍破城,在座的各位被一窩端了,彆說大清國!連撫順關外祖地的族人都會被明軍全部屠戮!”
塔拜渾厚的聲音在大殿中響徹,站滿大殿的滿蒙漢官員圍聚成小圈子,小聲議論著。
“六爺,非我等不願撤回老寨,按照關東的情況看,我們縱是撤走,明軍又豈能放過我們?
明皇嗣位後,處心積慮的要致我等於死地,我想問問您,撤回老寨後,您有幾分把握抗住明軍的進攻?
若是扛不住明軍的壓力,我們當如何?”
說話的是從朝鮮回來的尼堪,他作為黃台吉的心腹,手握軍權,同時在八旗中有很高的地位。
“嗬嗬,我女真漁獵出身,真扛不住明軍,大不了重回以漁獵為傳統的生存模式,父汗當年初立大金時,我滿八旗那家子弟不是漁獵好手?
如今遷都沈陽才幾個年頭?難道把生存的根本都給忘了?”
巴布泰冷聲出言回懟,同時目光掃過和希福,英俄爾岱站在一起的八旗官員。
“咳咳···”
揚古利的咳嗽聲打破了兩方勢力的爭論。
他蒼老的聲音緩聲道:“諸位,莫要再吵了!明軍的火炮已經抵在鼻尖上,這麼吵下去,可打不退明軍。”
眾人聽到揚古利的話後,紛紛安靜下來。
現在的建奴內部,整體已經分成兩撥派係。
一派是以塔拜,巴布泰二人為首的撤退派,主張率領軍隊族人撤回撫順關以東的祖地,借助地勢和明軍纏鬥。
一派則是以希福,英俄爾岱為首的固守派,主張固守沈陽,依靠現存的兵力抵抗明軍進攻,拖延至寒冬降臨,明軍可自己撤走。
兩方勢力分彆有自己的支持者。
撤退派由女真傳統的八大宗族為核心,外加在撫順關外沒多少利益的兩白旗,兩藍旗為主。
固守派則是由漢臣集團和蒙臣集團組成,這兩方勢力的家族利益絕大多數都在沈陽周邊和遼河套地區的土地上,撤回老寨就代表著放棄家族經營多年的固定資產,例如田莊,店鋪等固定資產。
而兩黃旗,兩紅旗的勢力主要遵循揚古利的態度,勉強算是中立派。
“諸位,老夫的想法是先應對明軍的進攻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