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十月的最後一日。
皇帝禦駕由錦衣衛和禁軍護送出現在京城外。
“陛下,朝陽門到了。”
孫承宗在禦駕窗口處輕聲說著。
朱由檢單手掀開窗簾看去。
“告訴曹文詔,二軍不必入城,直接回豐台大營休整,我們直入皇城,路上不許張揚,不許擾民。”
“是。”
孫承宗領命後,命人給前方領軍開路的曹文詔傳令。
很快。
在周圍護駕的第二軍團將士快速分離出禦駕隊伍,列隊後調轉方向朝著豐台而去。
半個時辰後。
養心殿。
在王承恩的侍奉下,朱由檢極為舒服的躺在浴池中。
“皇爺,您去遼東多日,這身子都消瘦了許多,奴婢讓禦膳房做了藥膳湯,您喝些吧。”
王承恩說著,滿眼心疼之色,雙手端著一隻玉碗遞過來。
“嗯,大伴,朕不在京這些日子,宮內宮外可有什麼事發生?”
朱由檢小口的吃著湯食,低聲詢問一句。
王承恩一邊給他捏著肩,開口道:“皇爺,宮內有塗文輔盯著,這些日子沒出什麼岔子,方拱乾給奴婢私下裡說過幾次,太子殿下不喜儒家經典和四書五經,倒是對百科學院的技術感興趣,數次都嚷嚷著想去百科學院,均被皇後娘娘喝止。
宮外這些日子由魏忠賢盯著,朝中有袁閣老主持大局,各衙署運轉穩定,司禮監和內閣出現最多的折子是北境再次出現大範圍旱災,其中河南數個州府,陸續出現小規模流民。”
朱由檢聽著王承恩的彙報,抿抿嘴沒有說話。
朱慈烺喜歡百科學院的技術就對了,自己離京時,特意囑咐宋應星,徐光啟幾人,抽空去給太子講解一些百科學院的新技術和最新研究,為的就是給年幼的朱慈烺心中種下一顆重視科學技術的種子,要不然自己未來一死,大明的皇帝在拿著四書五經那些儒學治國,那幾乎無法繼承自己苦心留下的一切。
至於宮外,經過自己數次大清洗,外加東廠,錦衣衛,暗衛三大勢力明裡暗裡的監督,現在的大明官員,誰敢瞎搞?
現在已經是崇禎七年,曆史上明末最為嚴重的全國大旱災便是從今年開始的。
半個時辰後。
洗漱完畢的朱由檢出現在文淵閣。
袁可立等幾位閣臣已經在此等待。
“臣等恭迎陛下。”
“孫閣老,溫閣老,朕不是給你二人放假在家休息嗎?怎麼也來了?”
朱由檢看到隨內閣一起出現的二人,出言詢問。
“陛下,國事繁雜艱難,老臣不敢鬆懈。”
“行吧,你身上有傷,最近要多注意休養。”
朱由檢安撫一聲,招呼幾人坐下。
“陛下,臣急著請您回來,有三件大事;
第一,北境旱災重現,陝西,山西,河南,北直隸,山東和湖北襄陽,出現大麵積乾旱,臣派出聯合巡視組入地方巡查,今年夏糧減產七成,半數地區出現絕收,本次旱災河南最為嚴重,全省糧食收成對比去年總體減少近八成,開封府,歸德府開始出現零散的流民。
第二件事,南越,呂宋兩地運抵朝廷的糧食庫存支應大軍在遼東作戰已經消耗八成,眼下兩地新糧還未運回國內,中央至地方的儲備糧已經開始釋放,若想對災民持續賑災,便無法支應遼東大軍;
第三件事,從九月份開始,我朝運往歐羅巴的各類貨物驟降,皇家資本管理局的曹公公派人初步調查後得知,歐羅巴各國陷入混亂,對商業造成不小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