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打下真臘後,朝廷將如何治理?若是禁軍留在當地駐守,兵力便會分散,這對大軍後續作戰影響很大。”
秦良玉身開口說出自己的疑惑。
“此事很簡單,朕已經下令,抽調全國各省守兵二十萬,組建一支專門負責駐防海外領地的軍團。”
朱由檢說著,目光看向一眾將領中沉默寡言的漢子。
“守兵軍團由周愛卿統帥,大軍掛靠在殖民衙司下,禁軍每打下一地,守兵軍團便根據土地大小,地方情況派出專門的駐防軍。”
隨著皇帝的話落下,周遇吉起身來到前方,身體站著筆直給眾人行軍禮示意。
“另外,第十二軍團振武軍由鄧世忠將軍調任總兵官。”
朱由檢背手說著,在一眾武將隊伍稍後的位置,再次出列一人。
“鄧世忠?!陛下當真是好眼光!”
孫承宗看到出列之人,捋著胡須,驚訝出聲。
在許多人疑惑的注視下,孫承宗緩緩開口補充道:“諸位,鄧將軍乃是抗倭名將鄧子龍五子,萬曆四十年武舉出身,從百戶累遷至遊擊將軍,為人低調務實,常年在江西屯田練兵,前幾年江南東林黨叛亂時,江西的叛軍便是被鄧將軍率部阻擊。”
一眾禁軍係將軍聞言後紛紛出言和其打招呼。
“鄧愛卿,振武軍中許多將領均是當年抗倭將領的後人,朕令你統率振武軍,你可知何意?”
年過五十的鄧世忠思索片刻道:“陛下可是要振武軍入朝殺倭奴?”
朱由檢點頭道:“沒錯!根據最新情報,建奴在和我軍大戰時,曾抽調駐守朝鮮的所有軍隊防守沈陽,倭奴趁機肆意侵占朝鮮國土;
朕決意派一支強軍入朝鮮,殲滅在朝倭兵,收複朝鮮後,你可率軍鎮守朝鮮,另外,朝鮮全羅道是主要產糧地,若是開發得當,可年產糧兩百萬石!”
鄧世忠得到皇帝旨意後,語氣堅定道:“陛下放心,臣定率振武軍,覆滅倭奴,全力屯田!”
“好,朕期待鄧愛卿的好消息!”
鄧世忠和周遇吉回到隊列坐下後,朱由檢指向地圖繼續道:“禁軍和海軍在攻取真臘,暹羅後,預計可得到的糧食將會大大緩解我國北境的糧食缺口;
暹羅乃南洋大國,實力不容小覷,朕估計在打下其國後,陸軍和海軍會有不小的損耗,戰後,全軍可在暹羅消滅殘敵,同時進行休整,等第一批糧食運會國和守兵駐防完成後,陸軍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北上攻緬甸東旭王朝,一路有海軍為主,從海域展開進攻;
緬甸國土廣,人口稠密,此戰朕預計將會是持續一年時間,隻要成功奪下緬甸,每年可入糧千萬石以上,至此,我國的糧食缺口將處於持平狀態!
在大軍攻緬甸時,由孫守法率領護國軍,從南越出兵,外加駐守歸北的馬祥麟部五萬大軍,合兵十萬,平複瀾滄國,將整個中南半島連成一片,徹底納入大明治下。”
朱由檢說完後,目光從寰宇圖上轉移到一眾將領方向。
“諸位愛卿有什麼想法,或者異議,可以提出來。”
皇帝話音落下後,一眾坐著的將領相互低聲議論起來。
沒多久,曹文詔率先開口。
“陛下,南洋小國單獨拉出來,確實不是我軍對手,但此舉會不會刺激眾國抱團?
若是他們合兵對抗我軍,大軍恐難以速戰速決,一旦陷入消耗戰,這···”
朱由檢聞言後,沒有說話,目光看向田荊和李若漣二人。
田荊起身解釋道:“曹軍門放心,暗衛和錦衣衛已經聯手對南洋大國進行滲透布局,在其國內扶持勢力和當地官軍形成對抗,大軍開戰後,大可放心作戰,暹羅,緬甸後方均有我們負責牽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