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王城大戰已經過去三天。
隨著因拉的身死,南方集團徹底失去了爭奪王位的資本。
帕碧羅闍敏銳的察覺到這一點後。
派出心腹和素叻柏聯絡議和。
最終,帕碧羅闍答應將朝廷對南方的稅賦削減至一成,同時承認南兵的合法性。
以素叻柏為代表的南方集團最終讚成了帕碧羅闍的議和方案。
而此時最為尷尬的則是近衛軍。
這支原本屬於巴沙通的私人衛隊,在經過兩次站隊後隻能選擇投降帕碧羅闍。
正當春風得意的帕碧羅闍派出使者聯係困守外城的西臣派時。
一隊錦衣衛出現在城外。
“天使遠道而來,本王剛平息國內叛亂,王城還未來得及重新休整,讓您見笑了。”
帕碧羅闍親自迎著明使吳斐朝著王宮大殿中走去。
吳斐冷眼看著帕碧羅闍,擺手道:“不必了!本使來此是為宣讀大明皇帝聖旨!”
他說著,在帕碧羅闍還沒完全反映過來時,極為鄭重虔誠的從錦衣衛手中取出一卷聖旨。
“大明皇帝敕詔:朕承天命,撫禦萬方···爾暹羅故主那萊王,恪守臣節,歲貢不輟,朕常以璽書褒其忠順。
然賊臣帕碧羅闍,豺狼成性,梟獍為心!僭竊兵符,陰結黨羽;鴆弑君父,戕戮儲嗣,踐王庭而踞象座····
昔大明清剿安南黎賊,梟首示儆;今暹羅逆臣之惡,尤甚十倍!朕命征南大將軍,統雄兵三十萬,出真臘、渡湄河···鎖拿元凶。
脅從者棄械投誠,貸以生路;附逆者闔族連坐,戮及三牲···
天兵所至,順者撫之,逆者齏粉。凡南海諸邦,敢資賊糧械、通賊密使,視同僭叛,一體剿絕!
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帕碧羅闍和身後的一眾官員聽完吳斐念完聖旨,所有人都懵了。
暹羅國內出現的巨大變動,僅僅發生最近半月之間。
大明皇帝是什麼時候得知的?
吳斐在念完詔書後,冷著臉邁步上前,直接喝斥帕碧羅闍跪下接旨。
後者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的看著吳斐,雙拳緊握,牙關緊咬,一股滔天怒意幾欲衝出胸膛。
吳斐見其站在原地不動,直接把聖旨塞到帕碧羅闍懷中。
帶著一隊錦衣衛轉身便走。
然而在場的所有人,無人敢攔,就這麼看看吳斐大搖大擺的離去。
等吳斐等人的身影徹底消失在王宮前消失後。
帕碧羅闍發出憤怒的怒吼,一把將懷中的聖旨摔在地上。
拔出侍衛手中的利劍,瘋狂的在廣場上劈砍,宣泄著自己的怒火。
···
往後數日時間,潛入暹羅的暗衛開始大麵積的傳播吳斐帶來的聖旨內容。
整個暹羅,包括南洋諸國,幾乎都知道暹羅權臣帕碧羅闍謀朝篡位之實。
崇禎八年四月中旬。
孫國楨親率大明四大海軍艦隊,出現在湄南河出海口海域上。
暹羅水師數百艘木製戰船,在看到明軍後,雖然主動迎戰;
但在明軍堅船利炮麵前,隻用一個時辰,便儘數沉入海底。
孫國楨下令黃炳卿為先鋒,沿著湄南河一路北上,接連轟擊大河兩岸的暹羅軍防線,隨後長驅直入抵達昭披耶河大城段。
明軍近百艘鐵甲艦集體調整主炮方向。
隨後。
在王城城牆上帕碧羅闍滿是震撼的看著明軍堅不可摧的戰艦對準王城發起炮擊。
隨著密集的炮彈在王城內外炸響。
幾十年後的暹羅民間流傳著一則傳說,暹羅國運蒙塵,曾得明軍降下天罰!
半個時辰後。
已經登陸的孫傳庭率領先鋒軍團十萬人出現在曼穀王城下。
隨著明軍的出現。
帕碧羅闍緊急征召的十幾萬守城軍隊開始反擊。
伴隨著海軍密集的炮火掩護。
孫傳庭率領先鋒軍團對城牆展開狂轟亂炸。
在兩刻鐘後,成功破城。
先鋒軍團殺入城內後,和帕碧羅闍手下的佛兵展開一個多時辰的大戰。
接著明軍開始潰敗,一隊隊將士,快速向著河曲地區撤退。
“明軍敗了!哈哈哈···”
“明軍敗了!勇士們!隨我追殺明軍!”
在城牆上指揮的帕碧羅闍用沙啞的聲音瘋狂呼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