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說起這個瀾滄國,朕在檔案中看到萬曆三十八年時,其國使團前來朝貢,僅僅進獻馴象六頭,其國主當真是小家子氣!”
田荊聞言後,解釋道:“陛下,瀾滄國雖名義統一,但內部已入衰微之勢,軍力受限於人口與資源,整體處於防禦性態勢,其國主維柴雖為國王,但實際權力被貴族集團瓜分;
王室勉強通過佛教權威,以萬象塔鑾寺為中心,維持合法性,但地方貴族,如:琅勃拉邦的普親王、占巴塞的諾卡薩親王等,已形成自治勢力。
更重要的是維柴無子嗣,繼承問題接連引發貴族暗鬥。
對外關係上,常年處於三線防禦中,西線防範緬軍,東線防範原來的安南軍,南線則麵臨來自暹羅的壓力。
此國名義上為我朝藩屬,但實際互動極少,自我軍先後收複真臘,暹羅後,維柴國王在驚懼中派出一支使團隊伍,帶著不少貢物入朝,數次請求麵聖,均被袁閣老拒絕。”
“嗬嗬!”
朱由檢聽到最後,忍不住笑起來。
作為大明藩屬國,平常不多來往,多走動搞好關係,現在明軍到你家門口了,你想起上貢了?
“護國軍和鎮南軍準備的如何了?”
“陛下,孫守法將軍和馬祥麟將軍已經在歸北府開始行動,我軍以藩屬斷貢,天子討之,向天下發布瀾滄‘背棄臣節’;
將以大軍討伐,孫守法將軍率護國軍從富春進攻,馬祥麟將領率鎮南軍從清化府出兵,受製於當地地形和雨季泛濫的河水,造船局的王大人特意為兩軍打造了許多小型炮船和多種渡河工具,南越總督成大人同時籌集八萬民夫,組成軍需運輸隊,保證大軍後勤。
根據半月前傳回的軍報,兩軍已經在沙灣拿吉會師,軍監局判斷,大軍或在二十日後攻破萬象城。”
“嗯,不錯,他倆這是依照永樂時張輔百日平安南之速勝為目標,不過要警惕瀾滄象兵林間遊擊反製!
避免重現永樂朝征安南後期困局。”
“是,陛下放心,臣已經調派三司精銳力士,外加許多川壙頭人為向導,同時南越韓大人也派出許多商隊和密探不斷拉攏地方傣族土司,為大軍保駕護航。
而且瀾滄國之軍,軍備落後,戰力低下,麵對護國軍和鎮南軍幾乎沒有什麼反抗之力,若是沒有地形和環境製約,兩軍可在月餘內橫推瀾滄。”
“嗯,很好。”
朱由檢聽完田荊的彙報,目光看著地圖,心緒放鬆許多。
現在的大明朝在自己的控製下,內部已經進入工業革命初期,全國範圍中,蒸汽機轟鳴著,產生強大的動力推動生產建設。
百科學院裡,全國無數能人異士和技術工匠不斷的研究提高各類科技和技術。
外部,百萬級彆的軍團正在不斷的攻城掠地。
南洋海道上,一隊隊糧船疾馳著,送來源源不斷的糧食。
···
大半個月後,隨著孫守法和馬祥麟二人傳回的捷報入武英殿。
中南半島除緬甸外,所有國家儘歸明土!
當朱由檢陷入一統中南半島的喜悅時。
兩則噩耗傳入宮來。
大明英國公張維賢,原暗衛構建者駱思恭二人在兩日內先後離世。
由於張之極在軍中,英國公府派張維賢長孫張世澤披麻戴孝,守在靈前。
深夜。
朱由檢來到皇宮後山那棵歪脖子樹下。
擺上三道小菜,喝著悶酒。
從自己穿越至今,若是論誰給的助力最大,還真不好評價,袁可立,孫承宗為首的老臣嘔心瀝血,日複一日的忙於朝政。
秦良玉,黃得功,曹文詔等將領,帶著軍隊四處征戰。
太多忠臣良將為大明這艘破船拚命努力。
但是若是論鎮國之功,張維賢確實當屬第一,當初自己初登皇位,手中能完全依靠的力量,隻有暗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