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趙家村其實送孩子去族學的也不多,家家戶戶孩子多,哪個送哪個不送。
人多就容易出現問題,趙家隻有趙懷玉兄弟兩人,趙父趙母才頂著壓力送哥兩個去念書。
現在哥兩個都娶妻生子了,以後孩子越來越多,他們這做大家長的就要考慮更多。
“那是家裡這幾年境況好轉了,之前老二一個人每個月都上交公中七百文,現在加上老二媳婦,一個月有小一兩,光他們這一房一年下來也有十幾兩。”
“地裡的糧食、家裡的雞鴨,刨去我們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一年還有個將近十兩。”
“老大兩口子應該是算過了。”趙母在心裡想了想。
“送孩子去學堂不是問題,關鍵是送多久,虎子現在才八歲,要是跟老二一樣讀到十五歲,那家裡的負擔就太重了。”
“我們得好好想想怎麼辦,這以後老二家的孩子長大了肯定也要念書,處理不好,兩房容易生出嫌隙。”趙父考慮的比較多。
“要不就還比照之前,公中隻管五年,要是五年之後,考試考不出什麼名堂,也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就不讀了。”
“要是他們執意要讀就讓他們各房自己承擔花銷,公中不再管。”趙父聽了趙母的話覺得有道理。
農家的孩子小的時候其實能幫上的忙有限,如果七八歲去念書,念完十二三歲,不行的話剛好下田種地,學把式也不耽誤。
“就是這開銷又大了,家裡才寬鬆幾年。”趙父一臉惆悵的道。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孫子輩長起來了,有老二這個現成的比照著,肯定都想讀出來個一二三,我們做父母的也不能攔著。”
趙母也有點理解大兒子兩口子。
“那就這樣決定吧,等過幾天懷玉回來了,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再說。”趙父做好決定。
之後幾天,趙大哥夫妻兩個不敢明麵上催著趙父趙母給答複,心裡一直七上八下的,但是也隻能等著。
念書不是小事,多番考慮也是正常的。
趙懷玉是在五天後回來的,一回來,打聲招呼就跑到房裡去了,小半個月沒見到兒子和媳婦急得不行了。
小孩子長得快,一天一個樣,趙懷玉一段時間不在家回來就會發現兒子又變了模樣,每次回來稀罕的不得了。
陳秋月坐在椅子上,手裡做著繡活,看著趙懷玉一臉高興的逗著床上的兒子,假裝生氣。
“人家是有了媳婦忘了娘,你是有了兒子忘了媳婦。”
趙懷玉背影一僵,逗著兒子的手也停了下來,扭過頭看著陳秋月含笑的眼,知道自己這是被騙了,但還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這不是小孩子長得快,我又經常不在家,怕咱們兒子忘了我這個當爹的了嘛。”
趙懷玉一邊解釋一邊走到陳秋月麵前。
“大白天的娘子也想讓我親近親近?”
“開玩笑呢,你怎麼還當真了。”手被趙懷玉攥住,陳秋月怕趙懷玉胡來急切地說道。
喜歡古代小戶之家奮鬥史請大家收藏:古代小戶之家奮鬥史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