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我們沒有意見,我常年不在家,秋月一個人帶著孩子在家,還要做繡活,家裡人對我們的照顧我們心裡有數。”
趙懷玉聽完趙父的話,也知道了是發生了什麼,想了想認真說道。
虎子現在已經八歲了,其實要是走讀書這條路已經有點晚了,要是平平長大了,趙懷玉可能三歲就要讓自己兒子啟蒙了,所以對這個事情沒什麼意見。
陳秋月和趙懷玉是一樣的想法,跟著點點頭表示沒有意見。
大房兩口子聽完,互相看了一眼,趙大嫂張嘴想說什麼,被趙大哥打斷了。
“爹娘,我們也沒有意見,就聽家裡的安排。”
趙大嫂看事情已經成為定局也不再說什麼了。
趙父趙母看著兩對小夫妻的眉眼官司,見都同意,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晚上大房的屋裡。
“今天你怎麼不讓我說呢。”趙大嫂瞪著趙大哥。
“你還想說什麼,家裡就這種情況,這樣已經很好了,虎子要是有天賦,五年的時間應該也能看出來到底適不適合念下去,要是沒什麼本事,早早回來跟著我學種地把式也來得及。”
趙大哥看著媳婦無奈道。
“那怎麼算是適合不適合呢,要我說不得參加兩次考試才能看出來行不行,五年的時間太短了。”
“我們趙家又不是什麼富裕人家,有一次機會就不錯了,考上了就繼續讀,考不上就安心回來。”
趙大哥看著媳婦的樣子沉聲反駁道。
趙大嫂看當家的麵色沉沉的望著自己,心裡麵還有很多想反駁的都咽回了肚子裡,現在還早,虎子還沒開始念書,說這些有點早了。
趙懷玉兩人則是並肩躺在床上看著平平安睡的麵孔閒聊著。
“大哥大嫂這事情提的不錯,趁著虎子還小,學東西快,要是適合走讀書這條路確實要抓緊時間。”
“可不是,咱們的平平我準備三歲就啟蒙。”
“會不會太小?”陳秋月有點擔心的問道。
“讀書人家的孩子都是三歲開始啟蒙,要是想走上科舉這條路就是要趁早。”趙懷玉一臉向往的說道。
趙懷玉小時候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而且因為入學晚其實已經錯過了黃金時期,所以現在夫妻兩個有能力,當然要在兒子身上補回來。
陳秋月對讀書科舉的事情不了解,見趙懷玉言之鑿鑿,也覺得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古話說的對,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那我們要好好攢錢,我本來還以為平平要六歲左右才入學,既然三歲就要啟蒙,那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嗯嗯,孩子小的時候筆墨紙硯用的少,且在族學啟蒙的話,花費會少很多,就是之後如果考科舉就要去好一點的私塾裡,那時候才是花錢的時候。”
自從確定陳秋月生下的是兒子,趙懷玉就開始慢慢打聽讀書人的事。
他在鎮上接觸的三教九流的人應有儘有,打聽事情還是很方便的,所以現在已經有了成算。
喜歡古代小戶之家奮鬥史請大家收藏:古代小戶之家奮鬥史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