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發給方圓的電報字數多,書信電報更劃算一些,希望方圓能找個靠譜的人去讀報,很多話電報裡不方便明說,也希望方圓能明白自己字麵背後比較含蓄的意思吧。
發完電報,唐植桐騎上自行車徑直往東走,去鴨綠江,打算過去看看有沒有機會收點漁獲。
至於跟唐文邦說與同事彙合,那純粹是瞎話。
這一次從四九城來安東的一共三人,張金波、孔一勤已經往回走了,此刻整個押運科隻剩唐植桐在安東。
此時的鴨綠江水量充沛,江麵寬度在三四百米的樣子,平均深度有25米。
江裡麵的魚類很多,不少都是幾十年後瀕臨滅絕的種類。
唐植桐蹲在江邊收了一些,整體來說比較克製。
江裡的魚雖說是無主的,但這裡是接下來三年沿河居民的“糧倉”,唐植桐從內心是不願意去撈絕戶魚的。
站在江邊,唐植桐看著江裡的小漁船,不少都飄過了鴨綠江的中間線,但對麵並沒有人出麵製止。
站在江邊,唐植桐同樣能看到江對岸村莊,也許是戰後重建的原因,對岸的農村建築比這邊要好一些。
唐植桐坐在江邊的石頭上簡單地湊合了一頓午飯,然後沿著江邊往南騎行,往南二十多公裡就是海了……
也許是得益於“靠水吃水”,唐植桐這一路沒有看到逃難的人,從臉色上來看,這邊的生活水平比內陸強不少。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