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植桐讀大學那會,迎新這項工作是最受老生歡迎的,不僅能加誌願者時長,還能跟師妹師弟湊個近乎,到後來甚至需要跟學生會的人套近乎才能有機會參加。
不排除確實有老生是為了湊誌願者時長,但更多的老生有其他小心思。
防火防盜防師兄,聽過吧?大概就是想趁著學妹眼神清澈,看能不能解決一下個人問題。
唐植桐讀大學的時候,見過兩個牛人,一個是自己的舍友,把給他帶路的師姐給聯絡上了。
隻是後來沒能修成正果,對這位舍友打擊挺大,整個大學都沒有再談感情。
另一個牛人有眼色、會來事,在彆人都在瞅著給養眼的異性幫忙的時候,他選了個沒人給服務的師弟。
陪著跑前跑後搞定所有手續,又拎起師弟的行李箱給扛上了宿舍樓。
雖然師弟有父母陪同,但牛人說怎麼能讓長輩乾這種糙活呢?得體現我們學校的風格!
到了宿舍又是一陣忙活,給師弟鋪床,講解學院的各項管理規定,站操、打飯、充值、宿舍何時檢查、檢查什麼,諸如此類,事無巨細。
整理好宿舍物品後,這牛人大哥又主動提議帶領師弟熟悉一下校園……
這一天,基本上都是在為這一個師弟提供貼心一對一服務。
師弟的父母對這位大二同學非常滿意,主動留下了聯係方式,讓他多照顧一下自己孩子。
三年後,其他人還在投簡曆、等ffe的時候,這位牛人已經順利進入那位師弟父親所在單位,端上了鐵飯碗。
此處套用兩句雞湯: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當然了,前提是得有人願意給機會,本身也得是金子才行。
新車站建設已經進入了尾聲,唐家偶爾能聽到車站報時鐘調試發出來的報時聲。
目前,所有的火車客運依舊由前門車站承擔,小王同學在唐植桐的帶領下,先把自行車寄存在市局,然後徒步走向車站廣場。
“還記得那嗎?”到車站廣場時,唐植桐駐足,指著車站入口問小王同學。
“快一年了呢。”小王同學順著唐植桐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了“入口”二字,想到了去年冬天自己在這邊傻等,送唐植桐上車的事,也是那天,兩人確定了關係。
“是啊,時間真快。那次是你送我,這次還是你送我。”唐植桐感慨了一小下下。
“希望一年又一年,咱倆都在一起。”小王同學蚊聲哼哼道。
“放心吧,那必須的!”唐植桐一手勾著帶的被褥細軟,另一手拉著小王同學的手。
廣場果如唐植桐所說,分好幾處立著招牌,上麵寫著某某大學乘車處、某某學院乘車處字樣。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