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351沙塵暴
唐植桐來到這個年代一年多,第一次因為做菜獲得“還行”、“湊合”、“勉強”的評價。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麵對如豆腐渣似的酸豆腐,唐植桐這個半吊廚子也沒轍。
小王同學是個聽勸的,晚飯過後,回廂房做口罩、麵紗。
眼下沒有什麼N95、熔噴布之類的口罩,普通百姓想用的話隻能自己用布手工縫製。
醫用口罩都是用多層棉紗縫製的,而且沒有鬆緊帶,佩戴的時候用布條係在腦後。
無論是民用還是醫用,都不是日拋,民用的等臟了洗洗晾乾接著用,醫用的每天清洗後會用高溫蒸煮消毒後晾乾繼續使用。
小王同學做的自然是民用款,也是用布條係在腦後的款式,而且一做就是好四個,騎自行車上班的都有。
唐植桐幫不上什麼忙,坐在一旁給小王同學說著今天聚會發生的事情。
“你打算怎麼幫舍友換成白薯?需要我找人幫忙嗎?”小王同學一邊踩著縫紉機,一邊問道。
“多大點事,還用你出馬?不少職工的糧食關係都掛在押運科,我回頭找食堂的高師傅說一聲,到時候把糧票給他,讓他捎帶著多換點就行。”唐植桐酒後之所以說那話,是因為自己心裡有譜,這事能辦成。
西北風刮來的也不一定是冷空氣,還有可能是沙塵。
在與兩個妹妹分彆後,唐植桐將小王同學送到府右街北口時,突然開口道:“文文,今天不適合說情話,你知道為什麼嗎?”
“行,我打頭,你倆跟在後麵,眯著眼,彆說話,有事按鈴鐺,兩長一短。”唐植桐將眼眯成一條縫,叮囑道。
“咱走吧?”小王同學給唐植桐壓壓帽簷,又檢查了一下小姑子的紗巾是否係牢後,開口問道。
同理,光著屁股的不一定是精神病,也有可能是主人の任。
胡子紮的不一定是臉,抗在肩膀上的不一定是責任,背後捅進的不一定是刀子,雙膝跪在地的不一定是求饒,撕心裂肺呐喊不一定是委屈,早上升起來的不一定是太陽,灑在臉上的不一定是陽光,青筋暴起來的不一定是手臂,夜晚進入了的不一定是夢鄉。
“行。需要幫忙的話和我說。”小王同學抬頭對丈夫笑笑,一點嫌棄麻煩的意思都無。
“因為今天的情話是土味的。”唐植桐說完自己忍不住樂了,一張嘴,灌了一嘴沙土,咯嘣脆。
第二天一早,天空汙蒙蒙,仿佛給京城披上了一層黃色的濾鏡,一如昨晚的顏色。
“好,好,聽你的。”張桂芳臉上笑出了褶子,跟對自己兒子完全是兩態度。
一行三人默默前行,在王府井大街南口接上王靜瑩,王靜文將一套裝備給妹妹戴上,才再次啟程。
“好。明天我問問穀漫蒼,他不拒絕的話,我下課後得跑一趟押運科,到時候就不去接你了。”唐植桐湊上去耳鬢廝磨一番,說道。
“媽,今天天兒不好,您就彆出去了,關門關窗在家歇著。”小王同學出門前囑咐婆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