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子,你這是乾啥?你三哥在家呢,進來說。”王雁被唐植桐的行為搞了個措手不及,抱著幾個紙包讓唐植桐進門。
“唉,這個桉子,收起來吧。”馬克儉有些無奈,明明都跟唐植桐說明白了,是想感謝一下他的幫忙,昨天還好好的,今天一大早怎麼又送東西?
“你收吧,我得抓緊去上班了,要遲到了。”王雁沒來得及問緣由,重新推上自行車,出了門。
唐植桐之所以想這麼做,是想讓王靜文在單位鞏固一些必要的關係,這個不用唐植桐明說,她就能懂。
話說唐植桐來到學校,一切如常,收拾一下進教室聽課。
再一個就是搞點明麵上的錢,千裡迢迢“采購”、“運回”京城,賺點差價,給小王同學補貼點私房錢,很合理吧?
“好,那就等你回來再說。”小王同學兩手抱住唐植桐腦袋兩側,在他腦門上賞了兩片粉唇,刻上一印記,猶如二郎神的第三隻眼,不過這隻是橫著的。
午飯後,219宿舍的其他五位委培同學猶如約好一般,將二十斤本地糧票交給了唐植桐。
這條路用料紮實,堪比唐植桐去年做臨時工時的那片工地的路麵,真真是往百年用路去建的。
第二天一早,唐植桐在送下妹妹、小王同學之後,沒有往新街口大街拐,而是西行過阜成門,直接去了馬克儉家。
將原先的土路挖開,然後往裡麵鋪設石頭,一共鋪了三層,第一層是大石頭打底,往上一層是小石塊,最上麵是小石子,今天會有專業人員來澆築成柏油路。
“三嫂,正好。把這個放下再去上班。”唐植桐不由分說的將挎包裡的東西掏出來塞給王雁,既然見到人,寫好的說明自然是沒有往包裝紙裡塞。
也許會有人問,一斤糧票換五斤白薯,總共也就換一百斤,即便一家隻有三口,每人每天吃一斤的話,最多也就吃一個月。
這種算法沒有錯,但非常可愛。
事實中饑餓的農村中,沒有人會拿主糧當飯吃,為了多抗一段時間,都是摻著吃。
就拿現下這個季節來說吧,薅上一筐地瓜葉,甚至是地瓜藤,回去洗洗切碎,將白薯切成塊,一同放在鍋裡煮,煮熟後一人一碗,就是一頓飯,一天兩頓飯中的一頓,不是一天三頓……
白薯是用來提供維持人體所必需的基本能量,地瓜葉、地瓜藤則用來增加飽腹感……
其他時節也差不多是這樣子,地裡有啥,饑餓的人就吃啥,一點都不敢嫌棄,最怕的就是青黃不接以及冬季,那真的是沒得吃,啃樹皮,吃觀音土……
唐植桐沒敢耽誤,下午下課後直奔押運科。
這次回來,唐植桐先揣著糧票去食堂找高立德高師傅。
“吆,唐股長,大學生活怎麼樣?”高立德一見到唐植桐,立馬熱情洋溢的問道。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