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間的時候,有幾個上個月飯卡吃超的男生找到唐植桐,惴惴不安打聽道:“唐老師,我們上個月飯卡超了,其他班有補的,我們這個怎麼處理?”
“哈哈哈,我懂你的意思。”唐植桐放下書,過去將小王同學輕輕摟在懷裡。
“哦,抱歉,我一回來忙著補作業,把這茬給忘了。我跟那邊老師誠懇的商量了一下,咱們班上個月的超了不是很多,就不讓大家補交了。主要得感謝一下咱們班的女生,她們定量沒吃滿,相當於用她們的補了你們的。這事你們知道就行,彆往外傳。”唐植桐囑咐一句,將這些同學打發走。
唐植桐是個實誠人,兩輩子加一起也沒做過什麼傷天害理、天怒人怨的事。
從萬向陽的身世開頭,到“不是你想管就能管的”,唐植桐不敢去賭小王同學已經知曉了多少。
“嗯,我信你。遇事你不用自己扛著,還有我呢。”小王同學扭了扭身子,手上用力幾分,將自己緊緊的靠在他的懷裡,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的理解與支持。
佛法雖大,但不渡無“元”之人,天域雖廣,也不潤無根之草。
唐植桐不放在心上,不代表其他同學不放在心上,下午的時候,羅誌平又找到唐植桐,還是飯票的事情。
雖然小王同學一點追究的意思都沒有,但唐植桐還是決定主動出擊,先給她打預防針,CPU兩把:“文文,還記得上次咱家吃的海蝦嗎?”
然而生活的閱曆一再告訴唐植桐,單純的幫助他人很容易惹上一身騷,而且能力責任論不一定成立,所以他選擇給葉誌娟出點子,讓葉誌娟能進步的同時,間接幫助更多的人。
1959年10月12日,農曆九月十一,星期一,冷。
唐植桐一愣,沒想到羅誌平是找自己問這事。
距離上午自己說占用了女生多餘的定量才過去不到半天時間,羅誌平就來問自己,這事也忒巧了吧?
唐植桐猜測羅誌平大概率是受了那幾個男生的鼓動,不過他並沒有點出來,一來沒有真憑實據,二來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互助是沒問題的,但你也知道現下糧食有多珍貴,偶爾發揚一兩次風格還好,要是養成習慣月月這樣,恐怕女生也受不了。無論如何,都得女生情願,可不能拿大帽子壓人。當然,這隻是我的個人看法,不一定準確。”唐植桐明白羅誌平是想讓自己出頭跟女生那邊去協商,畢竟算得上生活委員職責範疇內的事,但唐植桐不打算摻和。
如果是幫同學跟學校申請一下補助、補貼一類的工作,唐植桐是非常樂意做的,因為中間不會侵犯任何人的利益,但這種“互助”就不一樣了,太容易出是非。
“行,我明白了。”羅誌平也不是傻子,聽唐植桐這麼說,仔細琢磨了一下,回道。
唐植桐笑笑,沒再言語。
女生飯量小不假,但人家定量也少,再說女生懂事早,誰又能保證女生不會把飯票換成乾糧等放假帶回家呢?
彆的不敢說,就學院給的這定量,無論男生、女生,肯定都比他們高中時多上幾斤,在家能過,到大學裡反而過不下去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