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冰釣跟打麻將似的,也有新手保護期,高大山這魚上的就沒怎麼斷,隻不過個頭不大,賣相也不好。
高大山裝備差,但不影響他起線猛,叼上來的魚往往卡的很深。
天寒地凍,手都凍麻了,高大山就跟王敬民拽魚一樣,用腳一踩,然後一用力,魚頭就下來了。
雖然魚頭掉下來了,但高大山不會浪費,撿起來扔桶裡。
彆人看著高大山上魚,肯定有眼熱的,但沒有人上前谘詢購買。
筒子河的水從北邊什刹海前海流過來,上遊的什刹海近乎不間斷的有人釣魚,再加上河道中間有好幾個柵欄擋著,等到了筒子河,已經幾乎沒有了大魚。
想買魚的一般都會去煙袋斜街那邊轉悠,那邊有大魚,極少有來這邊的。
釣了一下午,儘管有些冷,但高大山看著桶裡的魚,信心爆棚:好像多養一個人也不難嘛,無非是自己辛苦一點,天天出來釣魚罷了。
唐植桐這邊到家後,一如既往的又是半麻袋玉米,家裡的陶缸已經裝滿了。
“媽,就這些了,總算都帶回來了。”盤算著往家帶的量,唐植桐決定今年先這樣,作為定量之外的補充,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一大缸夠兩家吃一年。
“嗯,這些不少了,節約點,能吃小兩年。”手裡有糧,心中不慌,張桂芳溫柔的摸著陶缸,猶如對待嬰兒一般。
“怎麼吃您說了算。”唐植桐將麻袋放在陶缸旁邊,不打算摻和糧食分配,自己後麵做好副食補充就行了,這些都吃光了也沒事,自己還有呢,到時候再找個借口薅出來就是。
“今天副食品店有蓮藕,聽說是外地運來的,我看著不錯,搶著買了點。”張桂芳將麻袋係好,放在陶缸上,生怕被耗子給禍禍嘍。
“蓮藕?還真挺稀罕的。在哪呢?我瞅瞅。”唐植桐有些驚訝,本地藕不怎麼好吃,一般在秋天供應,外地蓮藕還是頭一回聽說。
“聽說是南方運過來的。這大冬天的,挖藕多冷啊。”張桂芳伸手指給兒子,說道。
“誰說不是呢?這藕限購吧?”唐植桐順著母親指的方向,走到水桶邊,伸手撈了個茬子出來,九孔的,這種生吃脆甜。
唐植桐將藕放進水桶裡,看模樣大概是湖北那邊的藕,湖北號稱“千湖之省”,這個月份還能有藕產出的,恐怕就那邊了。
湖北自古以來就是蓮藕產量最大的一個省份,很多蓮藕品種是好幾代人篩選出來的,味道特彆讚,正是因為有曆史基礎,所以那邊的百姓特彆會吃藕,以藕為食材的菜品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很多做法都是其他地方百姓一輩子都沒聽說過的。
“限,咱家最多能買三斤,我可著上限買的。要不是限購,我能買這種半截的嗎?”蓮藕不磕碰、不進水,大冬天的泡水裡能存上一兩個月,但進水就不行了,也就個把星期的保質期。
“嘿嘿,媽,咱明天包水餃吃?”秋末的蓮藕最好吃,但冬天蓮藕深藏地下休眠,基本沒有能量消耗,口感也差不到哪兒去,剁碎包水餃,煮好後還是脆的,久煮不軟,吃起來特彆香。
“行,那我明天一早再去買點肉。”雖然昨天剛吃了水餃,但兒子輕易不說想吃啥,既然這次說了,張桂芳就沒有不支持的理兒。
“哦~吃水餃嘍!”在一旁薅著貝貝玩的鳳芝聽到母親答應吃水餃,頓時興奮起來。
“寫作業去!一放學就逮住貓玩,你沒看出來貝貝不待見你嗎?”張桂芳拽住鳳芝的耳朵把她拉了起來,娘倆很有默契,一個沒用力,一個很配合。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