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夏染用兩件皮夾克,一雙運動鞋,兩瓶白酒,兩塊香皂,兩管牙膏的代價換回來了這輛半舊不舊的摩托車。
兩塊香皂兩管牙膏還是夏染談完價後,得知對方是抗戰老兵的份上,特意送給對方的。
撇過國籍不說,這些普通戰士們還是值得人尊敬的。
就是人太多不方便多嘮,不然夏染真想跟對方好好嘮嘮,看裡麵有沒有什麼好商機。
對於夏染多送的東西,對方不停的誇著夏染是好人,是值得信賴的國際友人。
夏染厚臉皮的笑納了。
隨後夏染又換回來了不少的望遠鏡,電動剃須刀,還有滑冰鞋,照相機等。
全都是新的。
若問原因就是大蘇的物價整體特彆低,極其的便宜。
大蘇當下貨價上要沒有的貨物是真沒有。
若有的都是本地不需要且產量極大的過剩產品。
加上它們國家為了維護社會福利體係的穩定,對各種物價實行的是補貼政策。
導致所有物價都格外的低。
打比方說,一公斤油的成本價是8個盧布多,對外隻賣3盧布。
牛肉的成本價是5個多盧布,對外隻賣1個多盧布。
麵包成本價值1個多盧布,往出就賣幾十戈比。
等於是國家在虧本往外賣,中間的那部分差價是由財政補貼來填的窟窿。
它們不光在食品上有補貼,在公共交通上、房租上、農業上都有補貼。
80年代中後期,光各種財政補貼占大蘇國家預算總支出的15—18。
與其說是政治體係崩塌,不如說是經濟體係崩塌。
它們國家完全是入不敷出,難以為繼了。
本來像望遠鏡這些東西是不允許往外賣的。
可在殘酷的現實生活麵前,那些負責檢查的邊防人員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過了。
默認了大家的這一行為。
這些毛子們來咱們國家久了,也就知道了,這幾樣東西在咱們國家受歡迎。
他們但凡過來,手裡寬裕的都會在他們那邊進點貨帶過來。
就這麼一來一回的一倒手,能換回更多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回去。
當然手裡不寬裕的那些人,隻能用自己輝煌時曾用過穿過的東西來跟咱們換。
在交易過程中還有管夏染問食品的,可惜夏染這裡沒有。
忙到十點多,夏染收攤。
她拿來的兩大包東西,連同她中途趁著大家不注意,偷偷偷渡出來的所有小東西小物件全部換出去了,一個不剩。
她還想繼續,可也不能太過分,把大家當傻子對待,隻能停手。
老彭帶的那波人幾乎跟夏染一樣,都換完了。
最後都集中到了夏染這,互相說著自己的戰況。
互相一交流一對賬,同等情況下夏染花的代價還最大,也是沒誰了。
是誰說的要狠狠的收割對方的邊民呢,讓大家使勁乾,結果她自己卻拖後腿了。
這要不是他們的老板,他們肯定得好好的笑話笑話對方。
夏染也是很無奈,她覺得她自己夠心黑的了,發現當下的市場遠比她以為的要更殘酷。
老彭說道“沒事,你是老板嘛,在後麵指揮著我們乾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