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染收進來的設備雖然不完整吧,但至少給咱國家節省了70到80的成本和時間。
算是直接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而夏染不知道的是,咱國家這些隱姓埋名的專家和研究人員看到這些東西後直接激動瘋了。
一頭紮進去再也出不來了,開始夜以繼日的研究它。
爭取製造出咱華國人自己的大家夥。
——
夏染本來想著若時間允許要不開個年會,可臨年底了一個比一個忙。
大家根本就湊不到一塊,也就打住了。
讓財務給所有人賬戶裡打了一筆豐厚的獎金也就完事了。
連年禮什麼的都沒準備,主要是大家都特彆的忙,根本沒有閒人負責這個。
就當是特殊時期特殊對待了。
當然,效果不錯,有錢還能買不回來東西?發什麼物資能有直接發錢來的實惠?
通過電話交待,跟李昌順兩人看著分了今年眼鏡店的分紅。
今年她又是沒法回老家過年的一年。
跟王書記在電話裡聊了聊資助女學生和發放無息助學貸款的事。
主要是想擴大資助範圍,想在增加兩個縣城。
夏染所在縣城的隔壁縣是全國出了名的貧困縣。
不是因為這裡的老百姓不勤快,純粹是因為乾旱。
比夏染所在的縣還要乾旱很多,甚至到了寸草不生的那種地步。
而那個縣城又是出優秀人才非常多的一個縣城。
那邊的孩子更加的刻苦,更加的不容易。
夏染覺得在她的能力範圍內她該助力這些孩子一把。
王書記聽了自然高興壞了,連連應了。
因為有夏染的助力,她今年年底本來應該被調到縣城的,不過被她給拒絕了。
覺得她該在基層在待幾年,再多積累幾年經驗,切切實實的讓老百姓受益才行。
免得換個新的人上來,讓自己之前的一切努力白費。
接著王書記問道“你捐的那座圖書館已經建好一部分了,它開業的時候你能回來嗎?”
“我估計夠嗆,到時候你上去講話剪彩就可以。”
“好。”
說起這個還得從華東大水說起。
她當時不是安排人在當地收各種貨,好減輕他們當地的損失嘛。
就這麼著的,從一個印刷工廠裡收了好多車的書回來。
華東水災過去後,李懷民看著又給當地捐回去了一大部分。
這不還剩了一小部分在倉庫裡積壓著嘛,後來被夏染無意間知道了。
就讓人把這些書運回自己的家鄉了,順便還拉了些老家沒有的貨物一起運回去。
到時候恰好能拉著當地的蘋果和土豆、粉條這些東西離開。
不用擔心跑空車,剛剛好。
原本打算直接捐出去呢。
可一想到有些人把這些書攥到自己手裡謀私利的嘴臉,就打住了。
直接讓老二建民選了塊地方,自己建個圖書館不就好了。
為了同時容納更多的人,決定直接建五層。
這座圖書館將對所有人免費開放,不過隻能現場閱讀,不外借。
若願意,大家倒是可以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