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具體是誰接收的就不是她該操心的了。
至少明麵上不能給自家公司留隱患。
餘下的那10不是夏染不想還,而是它是另一家銀行的。
想還款根本聯係不到這家銀行的負責人,它們早已經關門了。
隻能再等等看了,接著韓元竟然一路上漲,甚至一度達到了13501的大關。
不過這種情況也就維持了一天時間。
而夏染這邊欠的最後一筆錢也成功還了回去。
而夏染下麵的人把南韓市場上在售的70多的房產全部收攏到了自己手裡。
其餘不到30的部分被南韓國內有先見之明的精明企業家和投機者摟到了自己的懷裡。
夏染還順帶著收進來了六家公司。
一家服裝公司,一家外貿公司,一家零售連鎖店,一家影視公司,一家傳媒公司,一家生產電子零部件的公司。
安排人看著接手了。
彆的不說,南韓在電影和影視劇方麵還是相當牛逼的。
愣是把幾口泡菜吃出來山珍海味的感覺。
把一條不起眼的土路拍出了彆人高攀不起的樣子。
還有人家的演技確實沒得噴,演什麼是什麼,是真的厲害。
既然有機會接觸它,自然要提前看著布局了,還有什麼比娛樂圈更賺錢的。
除了以上這些收獲,夏染淨賺了117億多美元。
估摸著量子基金不比她少賺。
當時間的指針來到1998年初,南韓政府開始號召全民捐金救國。
350多萬的民眾參與了這事,開始排隊捐獻黃金首飾。
3個月時間募集了220多噸的黃金,價值22億美元。
而這些錢也隻夠還南韓政府短期借款的2。
可恰恰是這場捐金救國的壯舉,勉強撐起了南韓政府的最後一絲體麵,稍微挽了下尊。f前南韓政府是有能力讓一些中小企業解套的,不至於讓他們全軍覆沒。
可高層的決策層卻沒有這麼做,他們最終還是選了大資本和大企業。
放棄了這些中小企業,讓他們在這場金融危機裡裸奔,直至覆滅。
可能在有些上層人眼裡,下麵的老百姓低賤如螻蟻,根本不值得他們去關注和在乎吧。
當然提起這事就不得不說他們從80年代就開始實行的一個政策了。
企業抵押貸款收到的不是現款還是彙票。
市場經濟運行正常的時候,彙票也不是不能用。
可以互相轉讓,甚至用它還可以再次質押貸錢出來。
可是,當有一天手裡的這些彙票徹底變成一張廢紙的時候。
等於是你手裡沒任何籌碼的情況下還欠了銀行巨額的貸款,這要怎麼活?
看看,最不在乎自個國家利益隻知道往自己兜裡撈好處的是這些上層特權階層。
最後傾儘全家之力愛國護國的是些普通老百姓,諷刺不?
而在這場金融危機裡,小日子也沒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