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類推。
人們管這種經營模式叫做女神經濟。
李非想了想,自己這個小店聚齊了懶人經濟,女神經濟,送貨上門的外賣先驅,微信群初創時代的紅利
各種buff已經疊滿了。
幾天後。
小微企業注冊好了,名字通俗而又簡單。
“小李鮮果切”。
名字很爛。
李非實在懶得想。
累。
店鋪也已經租好了,就在距離亨通銀行總部一條街外的商業區,營業麵積三十幾平米。
這本來是一家開在繁華商業區的冷飲店,隨著天氣漸漸轉冷,不想在寒冬中忍受煎熬。
連轉讓費帶三個月的房租,加上冷櫃,設備
李非付出了5萬塊的成本。
設備都是現成的,連裝修都省了。
“不貴。”
站在小店的門前往左邊看,是一家賣化妝品的店,右邊是賣手機的,正對麵是移動營業廳。
街上的行人來來往往,穿著都很時尚。
這種屬於都市的時尚,讓李非和蔡小京,這兩個從老破小棚戶區殺出來的臨海土著,感受到了濃濃的都市氣息。
轉過身。
李非向著蔡小京問道:“怎麼樣?”
蔡小京看了看自己身上,十分寒酸的牛仔服,有些心虛的說道:“挺好的,就是有點不適應。”
李非微微一笑。
鎖門,走人。
李非打算去買幾輛電動小摩托,再做上幾套時尚乾淨的工裝,印製一批傳單,再去去找一趟白姐,從她的超市裡批發一批新鮮水果。
這個鮮果切小店就算開起來了。
最後。
李非拿出手機給富婆張發了一條信息,打算把她約出來談一談。
一條信息發了過去。
“嗨,曉嵐你猜我在哪裡?”
十秒鐘後。
張曉嵐發來了一串問號:“???”
李非強迫自己擠出一個笑容,回複了一條信息:“曉嵐,你彆怕我不是老虎,不吃人。”
傍晚。
小李鮮果切。
四個人都在。
李梅和蔡小京眼巴巴的看著,李非比手畫腳,向著張曉嵐解釋了一番,關於這個小店外賣配送服務的精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