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啊,我們冤枉。”
“殺了宦官邊令城,殺了邊令城…”
邊令城退了幾步,躲到他帶來的士兵中間,看著高仙芝,“高仙芝,你不會要造反吧?
如果不是皇上旨意,我敢處死兩位元帥?”
邊令城的話,真相了。
雖然邊令城小人得誌,在背後使壞,但如果不是皇上動了殺心,他邊令城一個宦官,小小的監軍使,哪裡有膽量和權利,殺了兩位陣前元帥?
高仙芝連連後退了好幾步,差點沒站穩,是木子璃扶住了他。
“元帥,走吧,我帶你衝出去。”木子璃再次勸高仙芝,“朝廷如此黑暗腐敗,元帥不值得為此丟掉性命啊。
不如就此解甲歸田,做個閒人去罷了。”
高仙芝或許是心酸,居然流下熱淚,說道:
“璃公子,謝謝你的好意。
你走吧,我不想連累你。
我呀,戎馬一生,解甲歸哪裡去?
我高仙芝征戰無數,沒死在戰場,卻要帶著貪汙軍餉的罪名,不清不白的死在朝堂的勾心鬥角中,我不甘心啊…
我屬於軍隊,注定隻能死在這裡。”
木子璃深深呼了一口氣,大唐帝國之所以會走到今天,在錯誤的道路上,是越走越遠了。
他天下無敵又怎樣,他拯救不了蒼生,也無力阻止戰爭的發生。
從天寶的三次戰爭開始,到現在的安史之亂,木子璃眼睜睜看著,大唐的決策者們,一次又一次的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邊令城躲在士兵中間,看到高仙芝氣勢弱了不少,說道:
“你不甘心,哪點你不甘心?你是純屬怕死吧。
怕死就不該違抗聖旨,私自退兵導致長安城岌岌可危。
你現在才知道害怕,已經遲了。”
高仙芝眼神犀利,看著邊令城,說道:
“說我說我作戰不力,違抗聖旨,丟掉東部大片領土,這些我認。
但說我盜減糧賜,我死也不認。
你恨我,對我積怨已久,所以你回長安城,就像皇上汙蔑我貪汙軍餉。
戰爭死人,在正常不過,你把你表弟的死,全部歸結到我頭上。
現在戰事進入關鍵時期,殺了我和封常清,對大唐和戰事有什麼好處?”
邊令城雖然氣勢不足,但他賭高仙芝不敢帶兵造反,說道:
“高仙芝,雖然咱家隻是一個宦官,但分得清大是大非。
我跟你的私事,豈敢和保家衛國的大事混為一談?
說你盜減糧賜你不服,是吧?
那咱家今天,就讓你死得明明白白。”
高仙芝絲毫不懼,他內心坦蕩,不怕邊令城無中生有,說道:
“我等著,你拿出證據來。
若拿不出證據,汙蔑陣前元帥,導致軍心不穩,給叛軍可乘之機,你也和造反沒兩樣。”
邊令城聽了高仙芝的話,暗道:
“好家夥,咱家今天要是弄不死你,讓你翻了身,以後還有咱家的活路嗎?
高仙芝,你也彆怪我,你的命數已儘,認命吧。”
表麵上,邊令城一副胸有成竹,說道:
“就如你所願,來人啊,上證據。”
喜歡生死榜請大家收藏:()生死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