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這裡遇到神仙,就活了我們。”
聽了士兵的話,木子璃內心五味雜陳,說道:
“那真是萬幸,你們既然已經死過一次,就各自逃生去吧。”
士兵們脫下鎧甲,也消失在森林中。
木子璃看著士兵消失的方向,久久未動,暗道:
“上天還是眷顧大唐的,大軍陣前換帥,還殺了他們,還能穩住局麵。
那哥舒翰,雖已年邁,但不失是一員猛將。
希望大唐皇帝,從實際出發,聽陣前元帥的建議,守住長安城最後的門戶—潼關。
一旦叛軍攻破潼關,將直指長安城。”
就在天下人都以為安祿山會一鼓作氣,直取長安得時候,他做了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大事。
公元756年正月一日,安祿山停下了西進的腳步。
他鼓動僧人、道士、耆老、名士上表勸進,奏請安祿山登基稱皇帝。
安祿山假惺惺推辭,最後以順應天下民意為由,即皇帝位,國號大燕,自稱雄武皇帝,以範陽為東都。
設置丞相百官,封長子安慶緒為王。
至此,一個不被唐朝和曆史承認的“偽朝”的朝廷建立起來,大唐盛世,正一步一步分崩離析。
這個從互市牙郎發家的胡族混血兒,黃袍加身,要了唐朝半條命。
大唐,正在迎接屬於他的死榜。
聽到安祿山稱帝的消息,天下一片嘩然。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都到這個時候,唐玄宗依然命令哥舒翰東征,和安祿山叛軍決戰洛陽,唐玄宗心心念念要收回東都洛陽。
造成這種局麵,唐玄宗要負主要責任,但這也是唐朝內部的矛盾和統治階級之間的勾心鬥角的體現。
有個叫安思順的人,是安祿山堂兄,他舉報安祿山反叛有功,被唐玄宗以有大義滅親有功,免除了罪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哥舒翰和安祿山、安思順有矛盾,常年不和。
朝廷赦免安思順,哥舒翰又將安思順擒獲,並且交給朝廷,要求殺掉安思順。
唐玄宗現在需要倚重哥舒翰,隻好把安思順和他的弟弟處死,家屬流放嶺南。
這件事情,楊國忠突然嗅到了危機。他知道安思順並沒有罪,但是皇上還是殺了有功的安思順。
況且,安祿山起兵造反,打的就是誅殺他為名。
楊國忠身邊也有些智囊,有人告誡楊國忠:
“哥舒翰重兵在握,皇上又倚重他。
如果哥舒翰這時反過來,率軍西指,要求殺掉你以平民憤,安賊也沒了繼續西下的理由。
宰相,你就是那個被犧牲的對象。”
楊國忠左思右想,決定先出手,他找到皇上,說道:
“皇上,潼關大軍雖有哥舒翰大將軍,兵力強盛。
但是,少了後援軍隊,萬一潼關失守,京師安危堪憂。
請陛下許我三千勇士,勤加訓練,以此來保衛京師。”
楊國忠意識到危機,名為防禦賊兵,其實就是在防哥舒翰。
哥舒翰聽聞他身後,楊國忠部署了一支人馬,也是立即感到了危機,暗道:
“他們這哪是防安祿山,分明是防我哥舒翰。”
原本,安祿山停下腳步範陽稱帝,是給大唐喘息的好時機。
然而,大唐依然沒抓住這次機會。
大唐內部,陷入了潼關是戰還是守的爭執中。
而唐玄宗,又即將做出怎麼樣的決定?
喜歡生死榜請大家收藏:()生死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