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不群與那些被選中的一眾書生,離開縣城前,都記住了吳知衍的一句話。
“這是我爺爺,也就是吳縣令舉薦了你們。”
“至於你們最後在西都郡能不能留下,那就得看你們自己的本事能否入我師尊的眼了。”
直到這個時候,這些書生這才明白。
原來寶通縣一直做主的。
竟然是那個有著鬼才之稱的縣丞唐風。
難怪吳縣令要讓自己的孫子給他當弟子。
而如今天下的格局,這些讀書人心中自然明白這話中的含義。
同時眾人心中也更加火熱。
唐風不過才二十歲的樣子而已,就做出了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
跟著這樣既有本事,又有原則的人做事。
那豈不是未來不可限量!
帶著對未來的期望,眾人隨著吳勉,興高采烈地前往西都郡。
吳勉帶著眾人離開縣城之後。
就將寶通縣的政務交給了主簿吳正業以及皂班吳大全。
壯班楊金山,禮房王富貴二人則與吳勉一同隨行去往西都郡。
幾人心中都十分激動。
看眼下這樣的情況,隻要乾好了大人交代的事情。
升官肯定是板凳上釘釘的事!
而寶通縣城防的一應事務,吳勉則交付給了器械營的張二河。
如今輕騎營,步卒營以及一半的重騎營,都不在縣城。
張二河作為器械營都統,便是蕩寇軍在縣城職務最高之人。
平日裡也主要負責縣城日常巡防,由他掌管城防,也是理所應當。
“張都統,縣城這段時間進入軍管期。”
“不允許外來者入城,並且暫時實行宵禁,直到石統領歸來。”
這便是吳勉離開之時,對張二河的叮囑。
青平三十五年,五月三十日。
也就是吳勉離開寶通縣的第二日。
唐風正在郡守府寫寫畫畫,認真研究著如何盤活西都郡。
吳迪此時風風火火地跑了進來,他上氣不接下氣,似乎遇到了什麼急事一般。
“看你這樣子,是遇到了什麼急事?”
唐風放下手中的炭筆,臉上帶著和煦的微笑,語氣不急不緩。
見他這個樣子,吳迪也鎮定了下來,趕忙抱拳一禮。
“少爺說得不錯,城外來了一支隊伍,莫約五百人的樣子,態度囂張。”
“自稱是西都郡的郡丞。”
“屬下已經找本地人確認了,他們的確是以前西都郡的郡丞。”
“看樣子,那老東西看著我們蕩平了西都郡的狼族蠻夷,他這是想要摘桃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