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傾巢出動的敵軍,城頭上的守卒迅速展開了反擊。
由於有了之前三天的磨合,那些從各村各寨前來支援的團練,已經熟悉了連弩的使用。
與此同時,還專門在城中臨時招募了一些膽大的百姓。
幫忙填充箭匣,以及向城頭上運送物資等活計。
器械營的將士十分熟練地操作著交錯排列在城頭上的三弓床弩和投石機。
所有城頭上的蕩寇軍,儘皆身著黑色的半身胸甲。
這些半身胸甲不同於由鐵片編織而成的重甲。
但同樣能夠對前胸起到很好地防護效果。
這些胸甲全部采用畜力鍛壓機衝壓成型。
正是由於有了畜力鍛壓機,才能夠讓大批量的標準化生產成為可能。
也幾乎讓所有蕩寇軍都裝備上了這種能夠保命的胸甲。
唐風、石剛、鐵蛋與張二河四人,今日儘皆身著一身統領的銀甲。
四人分彆在四方城頭上親自指揮防守。
唐風坐鎮南門,石剛坐鎮狼族所在的西門,鐵蛋與張二河分彆戍守北門和東門。
此時他的手中,拿著千裡鏡,密切關注著城外的情況。
他的腰間挎著那柄標誌性的大砍刀。
“合!”
南城城頭上,李山一聲大喝,所有舉著盾的士卒,快速將盾牌合在一起。
將城頭上的弓弩手全部護在了盾牌之下。
緊接著敵人射來的箭矢,密密麻麻如同暴雨一般傾瀉而來。
一支支箭矢釘在盾牌上“砰砰”作響。
“分!”
“速射!”
一波密集的箭雨剛過去,一直觀察著城外弓箭手射擊節奏的李山,再次下達了新的命令。
命令剛下,那些合攏的盾牌,迅速張開了縫隙。
躲藏在盾牌下的弩手,與躲在城垛後麵的弩手。
相互配合,使用弩弓交錯間歇向著城外快速扣動著連弩的機擴。
以此保證城頭上士卒能夠更換箭匣的同時,又能夠保證射擊頻率。
連弩的特殊性設計,不僅讓弩弓的攻擊速度。
比城外那些弓箭手的射擊速度要快上一些,而且威力也要大不少。
更重要的是,使用弩弓對體力的消耗,遠遠要低於弓箭手。
上郡城士卒對城頭的箭雨攻擊。
看似場麵聲勢浩大,淩冽無比。
然而由於有著堅固高聳的城垛阻擋,加上守城士卒手持重盾的嚴密防護。
凶猛箭雨,並沒有對城頭上的守軍帶來太大的實質性傷害。
與此相反,城頭上的蕩寇軍則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
他們個個手持弩弓,居高臨下地瞄準著城外的敵軍,毫不留情地扣動了連弩的機擴。
弓弦錚錚作響,一支支鋒利的箭矢如同閃電般疾射而出。
上郡城的士卒所穿戴的皮甲,在這些用弩弓射出的箭矢麵前,顯得脆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