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你造出來的
杜國清聽著他這番話,不由得讚同地點了點頭。
南宮嶽口中輕聲地重複著唐風剛剛所言,
“興農耕,開商賈,揚工業,減賦稅,築城關,募兵卒,廣納才,清吏治,重律法。”
他十分滿意地看著眼前這個朝氣十足的年輕人。
右手撫須,微微點頭。
剛剛唐風之所言,雖然隻有短短二十幾個字。
但是卻是涵蓋廣泛,可以說已經麵麵俱到。
“興農耕,開商賈,揚工業,你認為孰重孰輕?”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你以為如何?”
唐風聽著南宮嶽的詢問,沉默片刻,他淡淡開口道,
“前輩按照的意思,是以農耕為重,對吧?”
南宮嶽笑著抿了一口茶,看著唐風,卻並未開口。
唐風見狀,則繼續說道,“按照大盛以往國策。”
“一直以來皆是重農抑商,認為商賈是社會的蛀蟲。”
“而工業,又被認為是奇技淫巧,難登大雅之堂。”
“晚輩認為,不管是農業、工業、亦或是商業。”
“都是同等重要。”
南宮嶽聽他與主流治國理念完全不一樣的看法,眉頭微挑。
饒有興致地看著唐風,“哦,細細說來。”
“農業是國之根本,這是公認的事實,吃不飽肚子,其他什麼都是空談。”
“而工業則是支柱,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與工業息息相關,不可分割。”
“工業的革新,必然會帶動社會生產力的提升。”
“如此一來,百姓就能夠享受到更多新式工業品帶來的便利。”
“說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農具的改進和普遍性推廣使用,能夠大大地提升百姓的糧食耕種麵積。”
“耕種得越多,收成自然也就越多。”
“收成多了,那自然就不用擔心餓肚子。”
“當百姓家家都有餘糧的時候,那些多出來的糧食。”
“則可以做成更多的商品,比如釀酒,比如製造成糖果等等。”
“這就是農耕工具的變化,對農業帶來的直接好處。”
他頓了頓,看著南宮嶽思索的樣子,又接著說道,
“再說這商業,都說商人無事生產,是社會的蛀蟲,真的是這樣嗎?”
“晚輩認為完全不是,如果沒有商人,那鐵匠打造出來的農具,又如何能夠到百姓的手中?”
“而百姓多餘的糧食,又如何換成能夠購買其他商品的銀錢?”
“正是因為商人的存在,才能夠實現南貨北往,讓各地特色的商品得到流通。”
“商人的存在,才能夠讓西疆的人買到江南的絲綢。”
“而咱們寶通縣的香胰和燒刀子等獨一無二的商品,也才能夠流通到外地。”
“所以,商業是溝通各行各業的橋梁。”
“在晚輩看來,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因此,農業、工業、商業之間的關係,當是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係。”
“三者共同構成了社會繁榮的支柱,缺一不可。”
“而寶通縣的發展,也恰恰印證了這一點。”
唐風這一席話,讓杜國清與南宮嶽兩人都陷入了沉思。
他今日的這種新的觀念,可以說顛覆了兩人固有的認知。
而且有寶通縣作為樣板,兩人也無從反駁。
他用寶通縣如今欣欣向榮的事實,佐證了他這席觀點。
這席觀點,同時也對兩人的觀念造成了莫大的衝擊。
對於唐風而言,兩人對於他的觀點認同。
可以說十分重要。
若是兩人都不認同自己的施政觀念。
那就算是不得了的人才,恐怕以後也會出大亂子。
在他看來,請南宮嶽出山,這也是一個雙向選擇。
若是南宮嶽不是自己需要的人,那他也不會遺憾。
良久之後,南宮嶽雙目奕奕。
“不得不說,你這個觀念,讓老夫無懈可擊。”
“一直以來,王朝為了防止百姓造反,因此設下了諸多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