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各營營號這件事,唐風已經考慮了一段時間。
那些名震千古的軍隊,無一不是有一個響亮的名號。
如今蕩寇軍初露鋒芒,各營也是該有一個響亮營號的時候了。
一眾將領聞言,都不由得有些疑惑與迷惘。
就連石剛聽到他這個決定時,也不禁略微有一些詫異。
不過唐風此時並沒有就這個問題展開來說。
話鋒一轉,看向吳勉,“剛剛吳大人所言,的確是當下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
“好在我們已經有了寶通縣作為樣本。”
“我們可以在寶通縣取得成功的經驗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結合西疆三郡各地實際情況,因地製宜推行各項政令。”
“比如在西都郡提出種植棉花的提議,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嘗試。”
“聽聞今年在西都郡種下的那些棉花長勢喜人,再過兩個月也能夠迎來不錯的豐收。”
聽到唐風這席話,南宮嶽與杜國清都有些驚訝地看著吳勉。
這件事他們之前還未聽說。
在西疆推行經濟作物的種植,他們並沒有去想過。
今年安通郡仿效寶通縣,頒布了屯田令與墾荒令。
不過隻是讓一部分百姓趕上了春耕的尾巴。
與寶通縣相比,安通郡百姓今年的日子並不好過。
加上西都郡修築關隘,拓展官道,這番大興土木需要不少的匠人。
而且並非是徭役,去做工的匠人還能賺到工錢。
導致安通郡有不少百姓流失去了西都郡。
這也是導致杜國清把安通郡交給唐風的另一個原因。
唐風看向眾人,又接著說道,“政令的執行,與相應的官員密不可分。”
“基層官員,更是落實政令,反饋百姓需求的第一道關口。”
“這些官員決定著我們能否聽到百姓的心聲。”
“如今西疆三郡初定,需要大量的基層官員。”
“這恰巧是我們眼下的一塊短板,不知道諸位可有好的提議?”
唐風話音剛落,南宮嶽便沉聲開口。
想來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主公,當下應該廣納賢才,簡拔官員,安排其政務,但是暫時不給他們安排官職。”
聽到南宮嶽言簡意賅的話語,唐風頓時眼前一亮。
不愧是大盛的右丞相,簡單地一句話,就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之前一直困擾唐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給予那些挑選出來的賢才安排官職。
畢竟在他看來,有了官職傍身,那些官員才能夠更好地執行相應地政令。
隻不過在西都郡實行的這個過程中,也凸顯出了一些問題。
一些臨時倉促提拔起來的官員,並不具備相應的執政能力。
再則在大盛普遍的觀念裡麵,為官就是一個鐵飯碗。
不僅能夠光宗耀祖,還能夠衣食無憂。
唐風本來就是工科類出身,搞技術,搞研究,他是一把好手。
但是對於古代政務這樣的問題,卻還是有著一些局限性。
畢竟不能夠照搬現代他所知曉的那套模式過來。
這也是他在得知南宮嶽其人的時候。
就在第一時間與杜國清去華嶽山將其請回來的一個重要緣由。
“南宮大人此法甚好,如此一來,就能夠避免在西都郡出現的一些問題。”
“能夠更好地將各項政令執行到位,讓廣大百姓受益。”
吳勉趕忙讚同了南宮嶽的提議。
唐風高興地點了點頭,不給予實際官職。
這讓那些臨時提拔起來的官員心中都知曉這等於是一個考核的過程。
隻有乾好了,才能夠得到進一步地任用。
如此一來,不僅提高官員的積極性,又能夠讓各項政令得到更好地執行。
他想了想,讚同南宮嶽方法的同時,又做了一個大膽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