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清頓了頓,又接著說道,
“如今學堂所麵臨的問題便是,先生有所不足,人員不夠充裕。”
“時常要借調政務院的學子。”
“所以需要寶通學院在今年為學堂輸送足夠的先生。”
“主公已經同意提高學堂先生待遇,想來這方麵的問題今年也能夠得到解決。”
聽了杜國清剛剛的話語,眾人才知道,三郡之地竟然已經有了五千多的學子。
若是四郡之地同時擴招。
那豈不是遲早會超過萬人。
所有人都知道,現在招賢令還在持續。
要是再加上應招賢令而來的那些學子。
豈不是說待得明年以後實行新科舉,這競爭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也就是說,未來的通過新科舉考上來的學子。
其本事也將越來越來。
可以說是優中選優。
這壓力山大呀!
要是不好好乾的話,說不得遲早會被那些後起之秀拍死在沙灘上。
杜國清沒有想到,他的這些數據,讓一眾官員都產生了濃濃的危機感。
“最後,主公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識字,開智。”
“於去年年底啟動了拚音的推廣與字典的編撰。”
“如今字典的編撰已經完成了近三分之二的進度。”
“預計在今年四五月的時候,第一版字典就能夠正式麵世。”
為了編撰字典,唐風可是把秦廣浩和崔永怡這兩個主持蒙學的骨乾,都召回了寶通城。
說到這裡,杜國清看向唐風。
“經過與秦先生和崔先生,以及寶通學院歐陽院正的溝通。”
“禮部建議,開設軍事學堂。”
“四郡之地的學堂中的學子,不僅僅學習識文斷字,他們每日還鍛煉身體,學習使用兵戈。”
“也是為提高將來蕩寇軍的整體實力做儲備。”
“除此之外,下官以為,蕩寇軍中的將領與優秀的苗子。”
“最好也能夠在學堂學習更多的軍事理論與戰術戰法。”
“如此提高蕩寇軍整體實力。”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讚同。
唐風聽杜國清這麼一說,也想起曾經秦廣浩給自己提起過這件事。
他在蒙學中就讓那些孩童參與操練,以強身健體。
不僅如此,他還親自編撰了一本冊子。
讓所有學子信仰自己,忠誠自己。
當時自己並沒有在意。
現在看來,秦廣浩當初的提議,意義重大。
特彆是以後疆土持續擴張,若是沒有一支忠於自己的隊伍。
這未來必定走不遠。
如今的蕩寇軍對自己死心塌地。
可是將來陸續擴大規模之後。
又如何保證這件事呢?
看來思想教育這件事,也的確該提上日程了。
唐風一直將重心放在工業迭代這件事上。
對軍中學文這件事,並沒有放在心上。
以前他帶鄉勇隊的時候,時常強調讓兄弟們去學堂識字。
後麵也專門為軍中安排了識字的先生。
隻不過如今蕩寇軍的規模越來越大。
按照以前的方式自然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