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聽完周闖剛剛所言。
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他沒有想到,這裡麵竟然還有這樣的門道。
心中對周闖也更加佩服。
他抱拳躬身,“末將懂了。”
“還是將軍厲害,末將自愧不如。”
“末將這就去做準備。”
周闖微微頷首,對他揮了揮手。
“去吧,盯著北狄人一些。”
寧海重重點頭,而後快步從中軍大帳中離開。
隨著耶律昌武與寧海等人的離去。
圍困永梁城的大軍開始有條不紊的換防。
那些將要抽調去涿州的騎兵,全被剛剛抵達沒兩天的步卒換了下來。
青平三十七年,五月四日,天朗氣清。
耶律昌武與寧海,帶著三萬騎兵。
分散分批,通過山道小路,離開了永梁城外。
周闖以為自己的這番安排做得滴水不漏。
隻是他怎麼都沒有想到,他們的一舉一動。
都落入了永梁城蕩寇軍的眼中。
......
永梁城,石剛的軍帳之中。
他手中拿著斥候送來的情報,眉頭微蹙。
“將軍,敵軍數萬騎兵突然離去,顯然是有陰謀。”
一旁的吳迪忍不住沉聲說道。
石剛看著一旁的輿圖,並未開口。
吳迪身後的吳德與楊二蛋,此時忍不住說道,
“既然他們調離了幾萬騎兵,他們步卒長途跋涉才到沒有兩日。”
“肯定疲憊不堪,我們何不趁此機會,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杜子達老神在在地坐在一側,看著石剛沒有開口。
他的臉上也看不出任何情緒。
對於他來說,重甲騎兵就是一把尖刀。
哪裡需要,就往哪裡衝。
石剛這時轉過身來,目光淩冽地掃視幾人。
輕聲道,“城外騎兵離開,你們認為,那些騎兵會去哪裡?”
吳迪想了想,看向石剛,“將軍,莫不是城外十萬大軍圍城。”
“認為我們不敢出城迎戰。”
“因此偷摸著派出騎兵突襲上黨郡其他地方?”
隨即他的目光也落在了輿圖之上。
沉默數息之後,他便喃喃道,“假如是我。”
“我會抽調一部分騎卒去突襲這個地方。”
吳迪說著便指著涿州的方向。
“說說你的理由。”石剛微微頷首,開口問道。
“將軍,根據了解,涿州是一處平原之地。”
“是上黨郡的產糧之地。”
“百姓種出來的糧食,除了繳納佃租就是繳了糧賦。”
“而且永梁城的補給,有大部分的糧草都是從涿州運過來的。”
“眼下涿州的百姓與官府,並沒有多少糧草。”
“但是那些大戶望族的家中,肯定還有不少的糧食儲備。”
“這個時候敵人趁著兩軍在永梁城對峙之際。”
“派出騎兵奇襲涿州,破壞上黨郡的產糧地。”
“這種可能性非常地大。”
吳迪隨著這番說辭,思路也越來越清晰。
“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增加他們自身的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