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不愧是智近乎妖。
他料對了,入夥兒劉備組織的第一年,曹操沒動。
第二年,曹操沒動。
這一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在原本的曆史上,發生了很多大事。
劉表死了!
諸葛亮三把火,燒博望、燒新野、燒赤壁!
諸葛亮舌戰群儒、草船借箭!
趙子龍在長阪坡七進七出!
張飛斷喝當陽橋!
劉備摔兒子!
……
但是因為曹操沒來,這一切都沒了,因為江源的到來,讓三國故事在這一年,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三國。
第三年,眼看到了夏季,曹操依然沒動。
劉備有點兒熬不住了,曹操再不來,他真的快等不下去了。
朝劉琮下手,就直接打破了他不忍奪同宗基業的人設。因為劉琮此時並沒有降曹,那麼劉備無論如何都不能對劉琮動手。
在原來的曆史上,劉備即使是從曹操手裡奪的荊州,對外還要宣稱是劉表的基業,他替劉琦代守。
可見這個人設有多麼重要,具備合法性,還要彰顯德行,才是他劉備的出路。後來這個人設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就是張鬆獻圖。
劉備熬不住的另一個原因,他不對劉琮下手,劉琮要對他下手了。他倒是不怕劉琮,但是和劉琮打完以後怎麼辦?
奪荊州,人設崩塌。
不奪荊州,他就要被驅逐出荊州。
難道真的去江夏投奔劉琦?
劉備無奈把諸葛亮請來商議。
在諸葛亮的心裡,卻是認為劉備應該拿下荊州,人設不靠譜,他諸葛亮的才智足以彌補這一切與孫曹爭雄。
這兩年,他沒少勸劉備,但劉備始終記得江源跟他說過的話,誠、德是他的核心資本。所以一直不動。
劉備把心中的憂慮說完後。
諸葛亮扇了幾下自己的扇子說道:“主公,亮確有一策,隻是不知結果。”
劉備大喜:“軍師儘管說來。”
諸葛亮沉聲說道:“其一,我們投奔劉琦,帶著全城的百姓走,對外稱不忍百姓受到迫害,主公與百姓同行、同食、同宿。”
劉備點頭,這個主意好。
“其二,差人往北地散播謠言。”
“何種謠言?”劉備問道。
諸葛亮眯了眯眼睛:“劉琮酒後戲說曹操偷吃兒媳甄宓、曹操送侍妾鄒氏給江源享用。孫權酒後大罵曹操閹宦之後、而且貪其父孫堅討董功績,乃豎子小人。主公大罵曹操是挾天子令諸侯的漢賊。”
“嘶~”劉備倒吸一口涼氣,這贓栽的挺臟啊。
諸葛亮說完行了一禮:“亮無奈之舉,解主公之憂。”
劉備點點頭:“軍師好計,我看行。”
接下來的幾個月,流言開始遍布北方的時候,劉備也開始拖家帶口的往南遷了。
但是流言這玩意兒吧,傳來傳去就跟原始版本不一樣了。
等傳到了曹操的耳朵裡,就走樣兒,走的完全不像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