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都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他沒意見了,他還是人,不是神。
這場禪讓儀式直接就變成了江源的登基儀式,原定的禪讓交接,三讓三辭的客套手續全免了。
神說了算,這沒辦法。
江源又拉著小夭穿著皇後冕服,在天上飛了一圈兒,眾人又高呼了一陣神皇、神後。
兩個人滿意的回了皇宮。
再接下來就開始了封官,江源采用了明朝的內閣六部製。他打算讓這個體製以後直接進化一步搞成君主立憲製。
皇帝彆瞎指揮。權力在一個人手裡,出錯率更高,當個牌位享受就得了。
荀彧主禮部。
諸葛亮主戶部。
賈詡主工部。
吳起主兵部。
龐統主吏部。
荀攸主刑部。
此外又設置了都察院,秘書處,由賈詡兼領。
又定了兵部尚書吳起任首輔,左右次輔諸葛亮、賈詡。由他們為主,成立各部主官參加的內閣。
黃忠為洛陽守備將軍,統領核心力量,魏武卒。同時建立四方軍團。
西方軍趙雲為主、張合為副。
北方軍張遼為主、徐晃為副。
南方軍陸遜為主,陳到為副,南方軍主要的任務是成立海軍,為征伐倭國做準備,為江源再去挖那兩座金山銀山。
東方軍李典為主,樂進為副。
此外還有三個獨立的機構,一個是教育司,由黃承彥主導。一個史部,由司馬徽主導。最後一個是醫療司,由張仲景、華佗主導。
如此紛紛攘攘過了一個多月,總算把國家的軍政體係基本架構建立了起來。
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進行改革推進。
終於,內閣開會了。
這是第一次開會,吳起看著各個頭頭頭腦腦都瘦了一大圈兒,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看你們消瘦如此,就知鞠躬儘瘁了,今天我們內閣開會,來說一下各自的政務,以及接下來的計劃安排。”
“首輔大人,彆的不談,現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長安鐘繇、西涼韓遂馬騰到現在為止,沒來京城也沒上表。”
“所以,我認為緊要的事是征討不臣。”
眾人看去,原來是這個醜八怪。
吳起笑了笑“士元,你應該來兵部。”他先開了個玩笑,然後繼續說道“其他人有什麼意見嗎?”
諸葛亮站了起來,一拱手“應該予以征討。”
其他人隨後也紛紛讚同,天下一統,令出一門,這是國家根本。
吳起見狀說道“好,那麼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會後我去見皇帝陛下陳說此事,接下來進去正常議題。”
我們的皇帝陛下在做什麼呢?
他在皇宮裡蒙著眼睛玩猜猜,不看不碰,就靠鼻子聞。猜對了就獎勵他就地進宮,猜錯了就懲罰他給人家吃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