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打擊的位置我已經發過去了,請注意查收”。
隨著最後一輛運送浮船的車輛到位,李寧便啟動了進攻準備,此刻時間已經來到了921,距離規定開始時間還有9分鐘。
作為一線指揮官,他可沒打算選擇整點發起攻擊,也不打算和團長王慶瑞一起發起進攻。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邊的人多,且對麵的藍方守軍實力不強。
如果不能先吸引注意力,團長那邊是很容易渡河失敗的。
“了解,請問什麼時候發起攻擊?”無線電中傳來了位於後方,大約七公裡處火箭炮營的回答。
“我們將會在924發起攻擊,不過火炮畢竟是戰爭之神,等你們開火後我們才會發起進攻“。
聽到李寧的回複,無線電那頭的炮兵營營長也沒說什麼,算是同意了這位702團副團長的提議。
時間來到了三分鐘之後,隨著耳機裡傳來了“我已開火”4個字,李寧下麵所屬的裝甲營二連,共10輛坦克的油門被駕駛員踩到了底。
10個鋼鐵巨獸從距離和3公裡處的樹木中竄出,目標直指河南岸渡口陣地。
而二營的坦克連也幾乎在同時,從另一個方向,向著一處非常適合適合搭建浮橋的河灘衝去。
這突如其來的攻擊,讓兩岸的藍軍頓時感到手足無措,他們沒有想到紅方竟然會在這個時間發起進攻。
留在南岸的十幾名藍方士兵,除了發射一些煙霧彈之外,就沒有做其他的抵抗,乘坐著停在路口邊上的小船,快速劃過了西蘭河,將整個南岸讓給了702團。
這倒不出乎人們的預料,畢竟光靠幾十人,怎麼可能擋住裝備有大量坦克,裝甲車的部隊發起的猛烈進攻呢?
不過他們夠倒黴的,才剛剛乘坐著衝鋒舟到達了北岸,就遭到了來自於火箭彈,重型榴彈炮的輪番攻擊,直接被導演組請去喝茶。
“南岸已控製,準備渡河作戰”。
隨著命令的下達,十數艘衝鋒舟被放到了河中,早已準備好的突擊隊員迅速跳了上去,啟動發動機向對岸發起衝鋒。
坦克,裝甲車上的火炮和機槍,瞄向著有可能存在藍方火力點的所有可疑地方,瘋狂的開火。
天空中此刻正好飛過了四架殲8ii型戰鬥機,他們的任務是配合地麵部隊,奪取西蘭河方圓20公裡內的製空權,不過運氣著實有些差。
才抵達目標空域的上空,就遭到了處於實驗狀態的殲11與蘇27的聯合打擊,二代機硬碰三代機,還是有些太過於勉強了。
才一個交鋒就有架殲八戰鬥機被擊中,隻能脫離戰場。
而這屬於空中的戰鬥,地麵上的戰士根本無法參與,也沒有那個時間去搭理,因為藍方換裝了新型火炮的自行榴彈炮,開始發威了。
45倍鏡帶來的長身管,賦予了它高達30公裡的射程,最直接的影響是師屬武器想要打到它,摧毀他,就必須先進入它的射程範圍內。
要是在彆的地方可能還好些,因為讓部隊偷偷攜帶輕型火炮或火箭炮,潛伏過去還是能夠做到的,但西蘭河就像一道屏障般,擋住了大規模滲透的可能。
另外藍軍換裝了新型的火炮,可不僅僅隻換了炮管,還換了自行火炮內部的電子設備,火炮定位與射擊修正雷達等等。
帶來的是射程,火炮射擊效率,反炮兵能力以及火炮精準度全方位提升。
可以說此刻除非紅方總指揮部動用導彈打擊大隊,或是讓空軍帶著炸彈發起空襲,否則彆想摧毀藍軍的新式火炮。
至於為什麼不使用遠程火箭炮?
主要是此炮彈在之前的戰鬥中,已經打的差不多了,現在還在等著後方的補給呢!真現實版的有槍無彈。
好在紅方空軍一早就料定了會有類似的情況,四架掛載著大量對地攻擊打擊彈藥的殲八戰鬥機,始終都沒有參加到空戰之中,一直在外圍盤旋,等待著機場方麵下達的打擊命令。
終於時間來到了上午9點47分,紅方根據反炮兵雷達,定位到了藍方4個重型火炮陣地。
在將位置下發給四架殲八戰鬥機後,他們立刻兩兩一組,向著目標飛去。
西蘭河南岸上,李寧看著導演組遞過來的傷亡報告,隻能咬著牙接受下來。
5輛坦克和12輛裝甲車被擊毀,三輛坦克和11輛裝甲車被判定為擊傷,超過80人陣亡,52人受傷。
守軍總共就打死了自己兩名戰士,結果這火炮攻擊,快硬生生乾掉一個坦克連和一個半連了。
再這樣耗下去估計此戰結束,702團就得判定傷亡過半,隨時準備退出演習了。
“不行得想個辦法,電子對抗連你們乾的怎麼樣了?能不能將藍方的通訊設備進入癱瘓狀態”。
“抱歉,暫時還不行,請給我們15分鐘的時間”。
“沒有15分鐘,最後7分鐘”。
雖然李寧的要求極其的苛刻,但無線電對麵那頭的少校連長,唯一能做的是低頭同意,隨後參與到對藍方的電子攻擊上。
畢竟這要是真實的戰場的話,就短短的十幾分鐘內,己方就會有數10名戰友因火炮的打擊而陣亡,換成誰來都會理解李寧此刻的心情。
“李寧,我這邊準備發起攻擊了”。
聽到團長的聲音,李寧短暫思考了幾秒鐘後沉聲說道:“再等10分鐘吧,至少讓空軍那邊有多餘的遠程打擊能力”。
“你的意思是說,藍軍暴露的遠程火力點不隻有這些”?
王慶瑞自然聽出了自己副手的意思,有些不確定的問道,李寧這邊的傷亡情況早被參謀進行彙總,發到了他的手上。
照理來說,藍軍至少絕大多數的火力都已經不再隱藏,而且渡河都快成功了,為什麼還要……
喜歡50年的軍旅人生請大家收藏:()50年的軍旅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