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後,李寧看著高懸在頭頂的月亮,發出了一陣歎息,沒有想到上級會如此的急迫啊!
那套飛行器他大概能猜出來,就是前世的空中三蹦子,他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且無解,其中優點是便宜,好操控,而且火力也不算弱。
當然這是跟普通單兵相比,要是和裝甲車或者武裝直升機,這類重型載具就沒有可比性了,畢竟發動機的功率在那裡擺著呢。
空中三蹦子使用的汽油活塞發動機,雙座版馬力為120匹,三座版能達到135匹,武直10直升機有兩個發動機,單台功率超過1700匹的馬力,二十幾倍的差距可不是說說的。
因為動力不足的緣故,空中三蹦子幾乎告彆了裝甲,正常扛個幾枚7.62毫米的花生米或許沒有什麼問題,要是碰上更大一號的12.7毫米大口徑重機槍子彈,那隻要命中一發就得半殘。
多來幾發估計就隻能墜毀了,彆說空中三蹦子好操控,發動機就算壞了也能滑行著陸。
懂不懂12.7毫米重機槍子彈的威力呀!你能滑行著陸,前提是三蹦子它不被敵方火力打散架。
你覺得一輛摩托車能扛住幾發12.7毫米重機槍子彈的摧殘。
而且以他的機動性,在麵對防空導彈時幾乎毫無逃脫的可能,按理來說在這些因素的限製下,三蹦子更應該交給特種部隊,哪怕是偵察部隊都隻能算勉強。
但上級依舊這麼決定了,那就說明他肯定有所深意,果然李寧才回到辦公室,黑色電話便響了起來。
“喂,我是李寧,沒想到您親自打電話過來呀!是要說空中三蹦子的事情嗎?”
“沒錯,照理來說它本不應該給你們這種專門去和敵方裝甲力量硬碰硬,雙方都有不弱的防空火力的一線部隊。
可你知道的,雖然我們研製出了大型無人機,但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產量都非常低,而且我們軍事方麵的對手,擁有太強的電磁對抗能力。
我有的時候都在懷疑這些非常依賴技術的武器,在戰場上會不會變成一堆廢鐵?”
“所以你們打算把它當成大型無人機是嗎?”
“沒錯,他也能模擬直升機的一部分功能,現在我們搞不了空地協同作戰,但不代表以後搞不了。
我們需要這方麵的經驗,以及一批熟悉的軍官,經過挑選,最後確定放到702團進行實驗”。
聽到上級的打算,李寧還能說什麼?當然是表示同意,不過並沒有說能夠保證完成任務。
三蹦子這個東西彆看網絡上說他有多麼的簡單,可他畢竟是載人飛行器。
汽車要是出現了問題,一個刹車就能夠停下來,實在不行還能讓其他的車輛幫忙,比如說通過在前麵和兩側頂著事故車,讓它因為阻力加大而降低速度,車內乘員就能夠跳車的方式逃生。
但飛機出現了問題,正常來說隻能拚駕駛員的技術,跳傘?雖然三蹦子和直升機並不是一個東西,但他頭頂上的那個旋翼會一直轉。
除非能像卡52直升機那樣,在跳傘之前,通過引爆裝在旋翼內部的炸藥,將其完全炸斷,否則就相當於直接跳到極速旋轉的風扇扇葉上。
光這個風險提高就足以勸退大部分的戰士,更彆說三蹦子飛行的高度也不算低,一部分恐高的戰士也駕馭不了。
它的實戰效果也還有待確定,現在可不是後世那個科技大爆發的時代,很多東西彆說功能不完善了,連開發都沒開發,所以效果如何?李寧隻能表示先試試看。
“預計在今年的7月份,會給你們送過去八架最新型的旋翼機,以及一支十人的維修團隊,他們既要負責機器接下來3~4個月裡的維修工作,還有充當培訓的教官。
至少要在今年11月份之前,讓702團的後勤保障營能夠對旋翼機進行保養,以及簡單的維修工作。
同時還有一支12人的飛行團隊,他們會參與到你們接下來的訓練中,還會負責選拔預備飛行員,以及簡單的培訓等三個方麵的工作”。
〝那需要我幫忙做什麼?〞
“試試空中三蹦子這個東西能不能代替大型無人機,以及一些輕型無人機戰術,比如說在敵方坦克的射程之外,通過步兵引導反坦克導彈進行打擊。
還有一些前線偵察方麵的工作,如果效果可以的話,未來每個機械化步兵團都會配12架左右的空中三蹦子。
用來執行偵察和快速打擊等任務,在必要時刻還能執行如敵後滲透,運輸傷員,擔任空中信號中轉站,甚至是加裝一些電子設備,變成連營級的空中指揮平台”。
李寧剛開始還感覺比較現實,可聽到最後,竟然要當指揮平台,這是不是有些太不切合實際了。
不過想想道也具有一定的可能,就是對設備的要求比較高,同時需要的空中三蹦子都能夠形成一個機群了。
“領導,我畢竟不是學這方麵出身的,所以能不能派一批較為專業的人員?”
李寧說的倒也沒錯,他雖然之前當過空突連的連長,但彆忘了在空突連指揮部內,始終有一名陸航直升機飛行出身的參謀,在出現與直升機相關的問題時,他的權力僅次於連長。
李寧當初都有想過,再過段時間將陸航參謀和副連長這兩個職位綁在一起,就像現在一旦擔任省長,同時會自動成為省委副書記一樣。
可惜這個想法還沒有執行,空突連便被解散,番號被進行了封存,好在最後寫成了報告提交上去,等空突化作戰再次被提上日程,此想法估計就能正式實現。
喜歡50年的軍旅人生請大家收藏:()50年的軍旅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