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回去吧!什麼都不要說,明天晚上之前我給你最後的決定”。
702團團長辦公室內,足足安靜了十幾分鐘,終於王慶瑞還是決定乾了,其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他需要一個長久的靠山,並且能在關鍵時刻推自己一把的後台。
另一個的原因則是,能獲得一個能力不錯的下屬,這個人當然就是團參謀長——張小晨。
李寧肯定是不行的,那就是一條隨時可能騰飛的真龍,之所以在野戰部隊待著,一個是積攢基層經驗,這幾乎是未來晉升的硬性條件。
另一個就是太過於年輕了,28歲的實權副團長,還擔任副團級乾部一年有餘,可以說30歲那年升正團毫不意外。
至於說什麼時候晉升大校和將軍,就不是很確定了,主要是看他行不行多去幾個重要部門,豐富一下工作經驗,另一個就是看有沒有中意的空缺崗位。
或許彆人見到如此前途無量的下屬,會主動上去靠攏,但王慶瑞卻是那一小部分的人。
他這麼做也是有原因,一個不到40歲的甲級團的團長,能在42歲之前升至副師級,讓他全心全意的給李寧跟副手,心裡就過不去那道坎。
政委更不用多說了,人家有自己的發展路線,或許比自己的前途要窄一些,但想讓他跟著自己走?想想就行了,你願意,人家還不願意呢。
副政委打算專業,新到任的副參謀長背景也不簡單,下麵的幾位營長,包括高城在內的幾人級彆又太低。
所以真正有機會收入麾下的副手,也隻有張小晨一個人,並且兩人會有足夠的利益關係,能力也不錯,不選他選誰?
當然還有一點是他不會明說的,那就是張小晨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這一點說起來輕鬆,可實際做起來難度不是一般的低。
有人或許會說,他是衝著趙軍長之前保證的,在退居二線之前扶他上副師級,這就不得不說到其中的深層含義了。
第一遇到困難找人幫忙,即使關係再好也要請人家吃頓飯,給一點好處費?
另外也是趙副軍長展現自己的誠意,一個純化的我都給這麼多好處,你這個主角難道還能少了嗎?
至於為什麼沒有立刻表態,主要是人對於容易得到的東西,是不會珍惜的,並且也讓趙副軍長也著急一下,要不然給好處的時候,估計不會太願意。
挖一位團長,即使84集團軍的領導們什麼也不要,可當他來到第24集團軍的時候,至少也得安排一個正團級的崗位,後續還得升副師級
這其中所要消耗的資源,不說是海量,可讓一位副軍長大出血是一定的。
也就是趙副軍長培養許久的唯一繼承人出了事,否則他絕對不會同意這次交易的。
第2天早上530,一陣緊急集合號在一營的營區內忽然響了起來,所有指戰員在剛開始幾秒鐘時間裡,大腦還有一些朦朧,好在馬上就聽清楚了哨聲的含義。
立刻穿好衣服,鞋子,背上背包就以最快速度衝了出去,好在因為現在是夏天,天亮的比較早,需要穿的衣服也不多,最終比預計集合時間快了接近30秒。
“緊急集合做的不錯,我先講兩句,等會兒全體都有,去拿槍,接水,往包裡塞野戰乾糧,接下來是為期5天的野外拉練。
你們在這5天,120個小時裡隻能補充淡水,當然它也是限量的,不是無限的,也不是你想在那裡補充?就在那裡補充。
至於其他的?抱歉,一點也沒有,所以此次不僅僅是考驗你們平時的戰術訓練,更是在考驗你們在戰鬥激烈且焦灼的戰場上,對未來的規劃。
子彈就那麼多,手雷就那麼兩顆,乾糧和淡水就那麼點,你們要如何逃避敵人的封鎖追捕?逃回己方控製區?完成上級下達的作戰任務?告訴,我這一切靠的是什麼?〞
一營營長麵露凶狠之色的,在訓練場的高台上大聲喊道,底下的戰士聽到後立刻回應道。
“是規劃,是提前做打算”。
“是隨機應變”。
“是警惕,做任何事情時的警惕”。
………………
“你們說的都沒有錯,但戰爭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你們這其中軍齡最小的,也得有好幾個月了。
參加過好幾次連級,甚至是一次團級演習,可以說是作戰經驗豐富,但,千萬不能產生驕傲的情緒,因為曆史證明驕兵必敗。
並且熟能生巧,長時間的不訓練,必定會造成生疏,所以由團部研究決定,一營的兩個步兵連進行五天的拉練。
這次和以前有著不小的差距,首先不再是郊遊式訓練,而是要麵對隨時可能爆發突襲,埋伏的實戰化拉練。
並且除了幾輛急救車之外,不過有其他車輛跟隨,中間也不會進行如武器彈藥,淡水,乾糧的補給。
我之所以重複了兩遍,是想告訴你們,接下來會以班排為單位,如果你的消耗速度快,隻能找你的戰友去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於說他給不給?沒有硬性規定,要給多少?同樣也沒有硬性規定,一切看你倆的交情與之前的貢獻。
現在給你們10分鐘的時間做好準備,550到一營營區門口集合,可以解散了”。
說著一營營長大手一揮,一連二連接近260名戰士,快速根據班排長的命令,有的去後勤那裡拿乾糧,有的拎著幾十個水壺去接淡水,還有的則是去領取槍支彈藥。
當然子彈肯定不是真的,全部是模擬真實子彈樣貌,大小以及重量的訓練彈。
而在訓練場後麵不遠處,一大群中高級軍官正拿著望遠鏡看著這一切,全部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戰場上從來不是單打獨鬥,一個人即使再強,在麵對整整一個排,30多名配合得當的戰士圍攻時,都會顯得軟弱無力。
而接下來的幾天拉練,主要訓練的就是每個班的配合,它不是一年搞一次,兩次就可以的,因為正常情況下,每年都會有2~3名老兵退伍。
有時不僅退伍的義務兵超過了全班一半的人數,像班長,副班長等班組骨乾力量,也會麵臨服役期限將至,或者是升學,進修等不得不離開的問題。
所以每年至少要搞2~3次,並且在新兵剛剛入伍的時候,還不能搞實戰化特彆高的拉練,要不然有些較差的新兵肯定跟不上,反而會降低訓練效果。
喜歡50年的軍旅人生請大家收藏:()50年的軍旅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