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頭低到塹壕裡麵,把槍舉出去,調成連發射擊模式,之所以不選擇以前常用的單點射,主要是因為你們看不到敵人,單點射打中目標的可能性太低了。
但也彆覺得連發射擊比較好,你們在戰場上每個人攜帶的彈藥都是有限的,基本上就在200發左右。
多一點的能用300發,要是靠著扳機不鬆手,幾分鐘就能將手中的子彈全部打完。
所以你們必須進行短點射,在射擊的同時還要控製好手持力度,彆打著打著飛天上去。
子彈這東西朝天射擊,在動能消耗完後它會落回地麵上,你們有沒有被冰雹砸到過的?有時間可以跟戰友們分享一下經曆”。
訓練場上,一營一連一排的士兵蹲在戰壕裡,正在進行非洲黑叔叔的同款射擊,李寧則在不遠處,一邊吃著西瓜一邊拿著大喇叭,不斷的進行講解。
這可把訓練場的乾事給看愣了,在他的眼中,那不完全是在浪費子彈嗎?機槍進行大仰角的拋射,準確率都比它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可看了看自己肩膀上的軍銜,再看看李寧的2毛2,非常識相的沒有過去詢問。
當然隻是現在不問,等李寧獨自一人的時候,肯定還是要問個清楚的,否則今天晚上他肯定會糾結的睡不著。
“李寧同誌,你們現在進行的這個訓練是不是有些浪費資源了?我也參加過打猴子的戰鬥,很多時候確實都采取這種打法。
可這也太過於簡單了吧!哪怕是組織能力與學習能力差而著稱的黑叔叔,都可以快速學會這種戰術。
所以我覺得,在戰爭開始之前讓老兵簡單教一下就行了,沒必要搞專項訓練,還有你看看他們打出的這些彈藥,才多大一會兒啊!至少打光了1000來發,這些都是錢”。
相比於平時隻維護訓練場的幾名老兵,跟隨拉練隊伍學習的軍官們,可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一位和李寧同一級彆的參謀長,走了過來問道。
對此李寧也不生氣,隻是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現在的戰爭節奏非常的快,今天中午敵人忽然宣戰,可能一個小時後我們就會到達前線,一個半小時之後就會開始第1場戰鬥。
這還是距離一線比較遠的情況下,如果足夠近,在宣戰的前十幾分鐘,甚至是半個小時內就已經與敵人發生數次交火。
我們沒有時間讓新兵們學習,今天上午你們也看過無人機了,要是敵人操控他在邊境線附近發起自殺式進攻,很可能子彈都沒打一發,己方就出現了傷亡情況”。
對於李寧的回答,圍過來的不少領導都開始低頭思考此事的可行性,最近已經有消息傳出,義務兵的服役年限要從原先的三年調短為兩年。
這裡麵確實有百姓學曆提升,學習能力增強的因素在內,可作為一支部隊的軍事主官,不能僅看到好的那一方麵,同樣要將壞的那一麵也一起考慮進去。
普通部隊不是特種部隊,許多人隻是將參軍當作一種人生經曆,一次學習,而不是將它看為職業,也很難將它看作一份職業。
畢竟義務兵在服役期結束後,轉為士官的可能性並不高,在這些因素影響下,戰士們平時除了訓練和學習之外,還會有著不少的娛樂,放鬆,由戰士自由支配的時間,並且訓練強度不會特彆高。
沒辦法,開多少工錢,我乾多少工作無論放在哪裡都是適用的,給義務兵的津貼,進行著士官甚至是軍官級彆的訓練強度,那不是開玩笑嗎?
再加上義務兵的服役時間,從原來的三年縮短到兩年,許多訓練內容都會發生不小的調整。
以往一些可有可無的項目,現在直接沒有了,一些不是很重要的訓練內容,則開始從計劃表上削減訓練時間。
同時不少人都拿起砍刀,揮向新兵入伍後三四個月的休息時間,還有人計劃增強新兵班班長的培訓等等。
而現在702團又弄出了原來沒有的訓練項目,從宏觀上來看有些逆風而行,但考慮到他們團恐怖的戰鬥力,也不得不讓大家駐足思考。
萬一這真的有用,他們不等於搶占先機了嗎?
可要是沒有效果的話,說不準最後會適得其反,畢竟普通部隊可沒有702團那麼高的抗風險能力。
李寧見一群人在黑夜中皺著眉頭,嘴角不由的翹起,現在進行的可不是普通的信仰射擊,而是通過排級“火控雷達”進行統一指揮的子彈覆蓋。
因為領導們起初對他的興趣並不大,再加上得知拉練隊伍要在這裡一直訓練到淩晨3點往後,留下幾個有些感興趣的,剩下的人都找地方休息去了。
所以他們並沒有發現,天空中正有一架中型無人機,正在通過它自帶的微光夜視儀搜索遠處可能存在的目標。
一旦發現,中型無人機的控製小組會使用計算機,在極短時間內計算出位置,然後通過單兵數據直接將任務發送給一位班長,讓他指揮進行射擊。
也就是現在部隊底子薄,沒有錢,否則各式的筒子早就被人從彈藥庫裡搬出來,給對麵的木質標靶刷火箭了。
“報告團長,總共22個目標,已經全部被打掉,消耗子彈2125發,槍榴彈45發,用時6分30秒”。
趙副連長快步跑到李寧的身邊,借著微弱的月光,將記錄在文件夾上的數據說了一遍。
“不錯,休息15分鐘,讓人把靶子重新掛上,然後讓二排過去去吧!以後也都是按照順序一個個來。
另外你這個名字不打算改掉嗎?鋼蛋還是有些過於與眾不同了,彆人聽到你這個名字,估計連對象都不願意介紹”。
李寧接過文件夾,打開隨身攜帶的小手電筒,確認數字沒有問題後,飛快的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隨後便開始關心起趙鋼蛋的名字問題。
“團長,這個我真沒打算改,我父親是鞍鋼的技術工人,我娘生我的時候他正好去參加大型鋼珠的生產,所以才給我起了這個名字。
再說了名字不就是個編號嗎?真正合得來的媳婦兒他肯定不會在意的”。
喜歡50年的軍旅人生請大家收藏:()50年的軍旅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