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將這一級彆,彆看他們已經處於退休的狀態,應該回家抱孫子,頤養天年。
可在軍中的威望與影響力,卻降低的非常有限,而且按照慣例,他們依舊能繼續參與和製定部隊在未來的建設與改革。
或許可以說他們隻是退居二線,不是真的什麼權力都沒有。
當然退休人員的級彆是副軍級少將,或者是普通的大校,如果之前不是在自己領域的專家,那剛剛提到的好處,大概率是輪不到他們的。
“首長讓我偷偷告訴你的,千萬彆搞得人儘皆知,那樣的話領導們會很難做”。
將最後一塊小酥肉嚼碎吞入腹中,李寧一邊伸著懶腰一邊再次叮囑道。
或許有人覺得得意忘形這個標語,隻會出現在普通人的身上,事實上卻是誰都有可能,特彆是那些本來就身居高位的人。
因為級彆越高,代表著再往前進步的空間就越小,同時難度也越大,在達到某些級彆後,能坐的位置甚至到了用一雙手,便能數得過來的程度。
想要走到那一步,不再是單純的靠努力工作便能達到的,人脈關係,曆史機遇,個人能力魅力,在某方麵的突出貢獻可謂是缺一不可。
當然想要成為正大軍區級上將的前提條件是先成為副大軍區級中將,否則剩下的都沒得談,聞處長也算是踏出了第1步,接下來的便隻能看命了。
“放心,在上級沒有下達紙質晉升命令之前,我是不會跟彆人透露的,哪怕是和我睡在同一張床上的媳婦兒也不行”。
說著聞處長站起身,對著李寧敬了一個極其莊重的軍禮,從此刻開始,兩人的關係極速升級,由原先的賞識推舉變成了合作夥伴。
並且主導地位也出現了變化,李寧再一次占據了領導權,這還沒有算上聞處長今天所欠下來的大人情。
隻要對方不是個忘恩負義之人,以後李寧在海軍內部有什麼小事,僅需提前打個電話過來,他就會安排人儘力去安排。
可以說隻要不碰到頂天的那事兒,這份人情聞處長還一生都未必能夠還完,甚至需要讓他的子孫後代來償還。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上來看,聞處長絕對是賺大發了,真當晉升副大軍區級中將是件那麼容易的事兒啊。
許多手握數萬大軍的集團軍司令,謹小慎微的蹉跎一生,最終得到的也不過是副大軍區級的退休待遇罷了,不少人直到退休離職前,都沒有邁出那一步。
“吃好了就去休息吧!李寧你小子包裡到底揣的是什麼東西?我這和老友打電話,連最開始的調侃都沒有說完,人家就告訴我不行。
算了,反正明天能到會場,記得今天晚上養足精神,比如在大家麵前出了岔子”。
陳副司令員神不知鬼不覺的突然出現在客廳裡,把正在悶頭乾飯的聞處長給嚇了一跳,不過他的注意力馬上就被兩人交流的內容給吸引走了。
要不然人家怎麼能成為海軍中將呢?察言觀色與反應能力絕對是一流的,僅僅一瞬間,便抓住了陳副司令員對李寧說話中的重點內容。
文件包裡的東西?連陳副司令員這種正大軍區級上將想要看一眼,還需要跟彆人說一下,那裡麵裝著的,不會是什麼絕密資料吧!
想著這位即將成為中將的處長,身子不由一震。
如果他的大腦沒有出現記憶錯亂的話,與李寧第1次見麵時,他身上並沒有拿著什麼東西。
要是絕密資料的話,肯定是要時刻處在他的視野之中呢?甚至說睡覺和排泄米田共的時候,都要做到寸步不離身。
聞處長之所以會如此了解,那是因為他曾經多次親身經曆過重要文件的護送,那安保嚴密的規模,即使是個大傻子都知道此處有相當重要的東西。
不過並沒有誰敢打這個主意,衝哨兵的關卡,前幾發還是空爆彈和橡膠彈,衝保護機密文件的車隊和人員?
估計上來便是一處實彈,之後如果還能喘口氣兒便關進小黑屋。
至於法庭?看上麵是什麼態度與襲擊者的身份!你要是名間諜,彆說是去軍事法庭上接受審判了,這一輩子能再看到太陽,都是場奢望的幻想。
〝那我就沒辦法了”,李寧聽到回答後攤了攤手,雖然按照陳副司令員的級彆,即使看了那些文件和資料,也不屬於違規操作。
但少一個人知道,就等於少一絲泄露的風險,並且這事要是你知,我知,其他人都不知道還好說,可要是彆人知道了,那問題就出現了。
李寧是陸軍軍官,文件包裡麵的資料也是屬於陸軍的,結果你沒跟上級進行提前的報備,就隨意交給海軍觀摩,以後是不是想跳槽換一個軍種啊?
“吃完飯可以上外麵溜達溜達,我讓警衛員跟門衛說一聲,不過你們進來之前還是要檢查的。
還有明天會議的結束時間,可能要往後延一點,具體到什麼時候不是很清楚,但往後推個兩三個小時是肯定的。
對了,會議結束後你是打算直接回陸軍部隊,還是在首都逗留一段時間?我想去看看你爺爺,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咱倆一起去吧”!
陳副司令員並沒有因為李寧的拒絕,從而產生絲毫的不滿情緒。
製度是什麼?是準則,製度帶來的負麵因素有許多,比如說效率比較慢,有的時候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舉幾個最典型的例子,像對貪腐人員的審判,欠薪討薪,輕傷,重傷的鑒定標準。
可他除了這些因素之外,更多的是保證不出大的問題,如果社會真的純按規矩來辦事,很多東西都不會出現。
比如說房屋加蓋,食品安全等等。
並且製度在設定時,往往會擁有多套自檢程序,或許他乾的比較慢,可他想要犯錯真的很難。
就算犯錯,也普遍是些簡單的小錯誤,隻要能被人及時的發現,完全能做到輕鬆解決。
而陳副司令員在平時做事時,也是比較看重規矩的,他在副軍級以上的會議中,至少說過不下於60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諺語。
也正因此,李寧才會選擇直截了當地表明態度,要不然怎麼說也會委婉一點,畢竟有的領導是真的小心眼兒,還相當的記仇。
要是為了圖一時的口快,被他們記恨上了自己,在未來的某些關鍵時刻使陰招,使絆子,那李寧可就虧大了。
曆史已經多次證明,即使再厲害的人也防不住暗槍冷箭,並且往往還不知道是誰打的,隻能自己吃下暗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