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研究所,裝備製造公司有沒有感興趣的?”
李寧刻意賣了個關子,速射迫擊炮的未來發展前景,肯定是無法與傳統迫擊炮相媲美的。
它的重量絕對是一大缺點,這是無法被忽視的,也不是科技發展能夠改變的。
但不代表著它就沒有發展前景,相反在某些領域內,絕對能稱得上的王者,沒有任何一個武器能夠撼動它的存在。
比如說空降部隊,快反部隊,這種以輕裝快速為主的作戰單位,即使是到了20多年之後,速射迫擊炮依舊是連營級部隊的火力支援中堅。
並且他還能用於出口,隻要能做得足夠優秀,未來也不無做大做強的可能。
“李寧同誌,我們151研究所有承接的意向,不過能說說你如此有自信的原因嗎?
所裡的經費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要是不能給個合理的理由,領導們也不會同意我們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設計。”
很顯然,絕大多數人並沒有想那麼多,現在有許多兵工廠和研究所,依舊和以前那樣等著上級派遣任務,然後自己集結力量去將任務完成。
不過還是有人起了心思,沒辦法,現在的機會實在是太少了,特彆是些能力較差的研究所。
如果不去撿些彆人挑剩下,不要的殘羹冷炙,彆說讓科研人員作出成績晉升了,連繼續維持研究所的運行都做不到。
所以一位姓朱的副所長,直接在不少人震驚的目光中舉起手來。
李寧在聽到有人願意承接速射迫擊炮的項目後,並沒有選擇立即答應下來,而是看向了旁邊的一名陸軍大校。
對方點了點頭,表示沒有問題後李寧才開口繼續說道:“151研究所,真的有意向承接這個大家都不怎麼看好的項目嗎?我說的意思相信你應該知道。
不是抱著那種廣撒網,多捕魚的想法,或者是在會場裡閒著沒事乾,通過說它打發時間。
又或者想用此種特立獨行的表現,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為目的,來承接本次項目的研究任務。”
李寧話說得非常重,台下的不少人都皺起了眉頭,特彆是剛剛說話的副所長,臉黑的已經和鍋底差不多了。
因為他的所有想法,全在李寧的預判區間之中。
可這麼做真的有錯嗎?那答案肯定是沒錯!以前大家都這麼乾,怎麼到自己這會兒就不行了?
還有我站起來說話,完全是想在大家麵前給你留點麵子,怎麼還不領情呢?
昨天有好幾個海軍軍官,在講台上說完自己的想法後,台下卻無一人作出回應。
那羞憤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看了什麼不好的東西,被人抓住現行了一樣,為此他們這些人,在昨天晚上還被召集到一個屋子裡,開了個臨時會議。
“能不能給個準信兒?〞
李寧在台上再次催促道,他倒不是目中無人,而是因為自己等會兒要拿出來的東西會非常多。
他可不想跟那些領導們說過多的廢話,很耽誤時間的好不好?
“李寧同誌,隻要你的東西可行性高,部隊有足夠多的需求,我們151炮兵研究所即使砸鍋賣鐵也要給它乾出來。
朱東旭說到做到,請各位領導都幫我做一個見證,如果未來的那一天我食言了,炮兵第151研究所可以隨時解散,而我直接辭職”。
〝好,有膽量〞。
不知道是誰,在朱副所長剛說完,話音還未在會議廳內消失,就率先鼓起掌來。
其他人也被環境所帶動起來,為他的勇氣與魄力而表示讚歎。
“迫擊炮最大的優勢不是火力猛,也不是造價低,而是它足夠的輕便,這在以前確實是一大利器。
可現在已經進入了20世紀最後的幾個年頭,去年全國卡車保有量,達到了恐怖的1040萬輛。
或許對於鷹醬,腳盆雞,漢斯貓等製造大國強國來說是不算什麼。
可對於我們而言,已經是極大的提升,未來隨著我們的工業實力越來越強,卡車的數量絕對會變得更多。
那迫擊炮的輕便,將不再是它最大的優勢了,而傳統的82毫米中型迫擊炮,在現在的機械化部隊中,已經陸陸續續的出現了不少問題。
最典型的便是射速慢,部隊現在主要裝備的是87式迫擊炮,極限爆發射速是每分鐘30發左右,而速射迫擊炮能達到每分鐘40發。
這還是它的實際射速,極限的話估計會更高一些,根據現代的統計研究發現,炮擊所造成的殺傷,大部分集中在開火的第一分鐘,速射迫擊炮在這方麵有著不小的優勢。
並且它可以安裝到車上,要不是為了更好的射擊穩定性,它完全可以一邊移動,一邊開炮,因此它的重量較大問題可以忽略。
至於說射程不是特彆遠,迫擊炮的射程需要有多遠?精度不高?玩覆蓋式射擊的火炮,沒必要那麼過於追求精度,隻要差不多湊合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