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海軍對於他們還是很重視的,新的旋翼機不容易調配過來,誰叫各單位都把他當做寶呢?但舊貨還是沒問題的。
也正因此,武鋼刻意製定了另一條行動路線,從平地上起飛後貼著海麵飛行,在與護衛艦相反的方向上,飛行大約30~40公裡後,轉彎繞一個180度的大圈。
儘可能的在護衛艦後麵進行偷襲。
雖然說起來比較容易,但操作起來難度並不低。
要知道這三架旋翼機之所以損壞,原因就是貼地飛行,飛得太低了,直接撞到了樹梢上。
好在當時的駕駛員,心底裡也知道這麼做風險較大,所以飛行速度並不高,而他的付出也有著充分的回報,那就是旋翼機隻是外殼,螺旋槳,以及傳控和機械操作裝置受損。
修一修還是能用的,不過儘量不要操作的太狠,畢竟當時的那幾位飛行員,可是直接在海軍的附屬醫院裡,躺了接近一個月才回去。
而武鋼此行絕大多數的路程,都是要貼海飛行,雖然海麵上肯定比陸地要平的多。
但萬一有個海浪拍過來,一機一浪相撞所產生的衝擊力,是極其巨大的,說不準駕駛員都那股巨大的衝擊力給撞昏迷了。
到時候幾人就算想救也救不了,隻能讓海軍趕緊派人過來,但結果大概率是為時已晚。
並且90年代末,不是哪兒裡都有導航可以用的。
陸地上沒有導航其實還好,碰到過往的行人問一下,許多重要路口附近也都有著顯眼的路牌。
可到了海上,找路這個問題的難度,將會被無限製的放大。
在近海,以及海運比較繁忙的航線上還好說,能碰到來往的漁船,商船,貨輪,問一下路人家也不會拒絕。
可現在呢?彆說一艘貨輪了,距離海島幾十公裡內,連艘打魚的漁船都沒有,這附近都被部隊劃定了暫時禁航區。
任何民用船隻都彆想進來。
至於說羅盤之類的東西,說實在的,他的定位做不到特彆精確,再說了,不會真有人以為它好操作吧!
至少在即將出發的幾人中,沒有一個人會用這東西,更彆說在顛簸的飛機上,一邊控製飛行的高度和方向,一邊進行定位了。
所以武鋼等人隻能學s2賽季時期,小日子過得不錯家的艦載機飛行員。
他們在出發後,會將每一次轉向以及行駛的距離,都用鉛筆在小本本上記錄下來,等返航的時候,根據它來找尋航母的位置。
因此s2賽季時期,腳盆雞家有不少的飛機,並不是被敵人擊落的,而是迷航的。
再加上現在蛟龍突擊隊的通訊,也被對麵所乾擾,也就意味著三架旋翼機一旦啟航出發,就隻能根據他們的估計,來鎖定護衛艦的位置。
有人或許會說,那先隻派一架飛機在前麵探路,當確定具體的位置後,再將消息發給後麵的兩架,隨後在一起發動攻擊不是更好嗎?
問題是幾人繞了這麼大一個圈,目的就是為了繞開護衛艦的警戒範圍,從他們認為安全的地方發動。
結果現在你想的是,隻在後方出現了一架旋翼機,那就隻有一架了?
難道另外兩架不會從後麵一起過來嗎?
失去了突然性,那攻擊的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所以這次襲擊賭的成分,甚至比龍百川的計謀還要多,而且他還是冒著生命的風險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