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又一年_穿越1942有空間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98章 又一年(1 / 1)

“不錯,很棒!”侯小歌笑著捏了捏小家夥的臉蛋。

自從出去以後,侯小歌總是感覺自己是外人,也隻有回到家,才能感到心安。

“鹵肉,香噴噴的鹵肉米線!”

“大姐,吃不吃咯?”

侯小歌穿著一件從美利堅帶回來的羊絨衫,站在攤位前輕車熟路的招呼著過往的顧客,順便用扇子把鍋裡的肉香驅散開。

昆明的冬天依舊綠意盎然,大棉襖是穿不住的,隻有在早上剛出攤時一家人披上侯小歌帶回來的軍大衣,平時最多穿個薄薄的毛衣。

因為侯小歌嘴巴會說,大嬸叫大姐,大姐叫靚女,打飯的時候也多給點肉,一鍋鹵煮至於不到四點就賣完了。

提一下,侯小哥幾家來到滇省後,前段時間炎黃盟一直往緬甸移民生意好,所以幾家乾脆就徹底分家散夥各掙各的過活。

其實這也是侯小歌主張的,畢竟大堂哥已經結婚了,各家現在也都有地,在合著一起難免磕磕碰碰。

最主要的是侯小歌有錢,不想讓母親和姐弟幾個太操勞,所以沒必要天天起早貪黑。

現在他們家每天隻是做一鍋鹵肉,賣完就算了,畢竟家裡壯勞力太少,熬不住。

“黑娃回來了?”

“黑娃好久沒見,又長高了”

“黑娃!”

……

回來的路上一家五口坐著騾車回到村子,村外地裡忙活的村民紛紛看見打起了招呼。

看著地裡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侯小歌感覺當初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來到滇省已經四五個月時間了,大家也穩定了下來。

一年多來南家溝村經曆了三次搬家,大起大落讓這些普通的老百姓受儘了磨難。

出於對生存的渴望,這些都沒有打倒侯家人,而這又何嘗不是每一個勤勞樸實的華夏人的縮影呢!

此時村裡農田中,小腿高的麥子地裡滿是捉蟲和拔野草的村民,一個個看著茁壯的麥苗臉上洋溢著喜悅,畢竟收獲就在眼前了。

這年代滇省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後世那種先進的技術,是一年兩種,不過這個收獲頻率對北方人來說已經很厲害了。

就拿豫省山區和秦省很多旱田來說,基本上都是一年隻種一次小麥,其他時間都是撂荒養地,即使後世也是如此。

但哪怕是上等的水澆地最多也是兩年三熟,遠遠達不到一年兩熟的收獲程度。

因為是北方人,剛來到滇省時一個個南家溝的老農民對昆市的種植季節不懂,看著到處的稻子傻了眼。

北方人哪見過長在水裡莊稼,他們隻是偶爾吃過米,連稻子都沒見過。

最後從當地人的口中了解了季節,當時種植玉米已經來不及了,麥子又太早,最後侯小歌讓村裡搶種了一茬蔬菜。

因為有著炎黃盟這個背景在,南家溝種的蔬菜自然是不愁賣的,還是訂單種植。

到了十一月中旬,蔬菜收獲後大家的生活也穩定了下來,此時昆市也到了種植豆麥的季節。

北方人嘛!自然喜歡種麥子,吃麵。

尤其是南家溝現在農田的位置還在山腳,種植麥子也更合適,家家戶戶又種上了小麥。

現在是陽曆的二月份,因為冬季無霜氣候溫暖的原因,麥子也不冬眠,此時已經長到小腿高了。這在北方還在冬眠呢!四月份才能長到這麼高。

一陣山風吹過,麥苗蕩起陣陣漣漪,讓人心情仿佛好了不少。

南家溝村現在的位置是昆市長蟲山餘脈的一座小山下,位置不好也不差,主要是周圍當地人少,少了爭鬥,勝在清淨。

而且南家溝村子周圍也有兩個跟著炎黃盟弟子一起過來的家人建立的村子,大家都是北方人,也相對團結。

因為背靠長蟲山,山上石頭多,建築材料倒是不怎麼缺,幾個月下來,村子也是建設的像模像樣。

南家溝建設家園的經驗,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剛來時南家溝村人先建設的是村牆。

吃喝不愁,又有大牲口當勞動力,還有錢,這樣的條件讓南家溝村民對建設家園信心十足。

男女老少一百多號人一起使勁,還雇傭了幾百號人,建土石牆還是很快的,兩個月不到,一個長寬各二百的村子就成型了。

下來就是建設各家宅基地了,這個經過開會決定各建各的。

畢竟大家手裡都有錢,每家的建房子的想法都不一樣,所以乾脆各搞各的,人不夠雇人。

六十多畝的村子,雖然隻有六十五戶人,村裡為了未來分戶著想,規定每家半畝宅基地,多的得掏錢購買。

侯小歌雖然屬意炎黃盟給南家溝村民多一些補償,還私下以盟主的名義給了錢,但主要還是糧食,錢也就一家一百大洋,並不多。

大部分村民還要蓋房子也都沒買,畢竟半畝地三百多個平方已經足夠用了。

隻有家裡人口比較多的村民選擇了購買,至於侯小歌,本來也要買,村裡沒收錢,直接多批了半畝。

因為滇省四季常青,建設村子時,村公戶有錢,在侯小歌的建議下還釋放搞了一下綠化,村裡家家戶戶門口都種了兩棵核桃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萬界道標 流放後,我靠種田名動天下 抱到大腿後發現我是高級雄蟲 末世旅店經營手冊 硯心 大饑荒:從進山打獵開始逐鹿天下! 邊關小兵,從綁定軍事體驗館開始 農村小子救美記 秦逸飛官場之路 重生八零:神醫辣妻致富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