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道:“剛聽到你們說挖終南山?”
徐孝德將之前的事解釋了一番,就說起了袁客師這個人。
魏王來到了這裡,過了片刻吳王也來了,接著就是晉王與紀王,整個西苑也開始熱鬨了起來。
李泰聽了他的話語,問道:“袁客師?他以往常去終南山走動嗎?”
徐孝德道:“隻知他是袁天罡的兒子。”
其餘幾個尚書又各自去說話了,於誌寧與晉王,紀王正在說著話。
而馬周,褚遂良正在與吳王交談著。
這一朝,皇帝家的兄弟姐妹都很團結,加之當今陛下對兄弟姐妹也極為信任,應該說自玄武門之後,這是最和諧的一朝。
皇帝的弟弟們沒有被發往各地,而是各自有各自的事做。
因此朝臣也願意與宗室諸王說兩句話。
李泰在一旁坐下來,低聲道:“其實袁客師的想法是對的。”
徐孝德疑惑道:“難道真的要挖穿終南山嗎?”
李泰又道:“我們文學館測繪的地圖上所知,其實徹底挖穿終南山,挖出一條貫穿秦嶺南北的通道,需要挖一條長四十裡的山洞直通南北,那時候皇兄也說過這條隧道的設想。”
徐孝德道:“隧道?”
李泰帶著回憶的神色,又頷首道:“要挖出一條道路談何容易,要測量挖到哪裡需要支撐,哪裡容易塌,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倒是有些佩服袁客師,可路不是這麼挖的。”
“能夠打通秦嶺,貫通南北自然是一件大事,而且文學館也不止一次在這件事上爭論,有人說楊廣挖出了大運河,李唐怎麼就不能挖穿秦嶺?”
李泰說這話時,真的很輕鬆,看起來真的要這麼做一般。
徐孝德也是笑著沒有多搭話,這些話已說到了不能隨便搭話的地步了,尤其是說楊廣挖通了大運河,李唐怎麼就不能挖通秦嶺了?
這話能這麼說嗎?肯定不能這麼說的,尤其是前隋與大唐的事。
等太子來了,上官儀也跟著來了。
許敬宗笑著遞上茶水,道:“近來陪著太子學政,如何?”
上官儀道:“太子很勤奮。”
隻是一句勤奮的評價,許敬宗心中了然,畢竟誰也不能如當今陛下這般,什麼都能一學就會。
太子殿下能夠勤學,但不見得能學得有多好。
許敬宗覺得這位太子將來一定是位守成之君,其實太子也不用學得太好,隻要朝中有一群能臣,也就足夠了,至於再以後的事,誰又知道呢?
上官儀一直陪在太子身邊,看得出來其實太子與晉王,紀王走得比較近。
現在太子又與吳王談得很高興。
許敬宗問道:“上官老弟,老夫家裡還有些好酒。”
上官儀笑著道:“有酒自然是好。”
其實如今的朝堂不一樣了,朝中的六部尚書各司其職,而中書省有十六位侍郎議事
十六位中書侍郎沒有實際的職權,可他們能夠決定朝政方向,而六部尚書擁有實權,可大方向上還要看十六位中書侍郎如何議事。
朝堂的格局清晰明了,當今陛下就善於將這些事辦得清晰明了。
細看這個朝堂,就會發現即便是英公,這位輔國大將軍除卻兵權,也並不是大權在握。
許敬宗都覺得自己的權力小到隻能用在禮部這一畝三分地,至於朝中的其餘各處,很難涉及。
細想之下,如今的朝堂職責經過細分再細分之後,到了如今這個田地。
又或者說,這個朝堂早就沒有大權在握的人了。
若真有……那就隻能是當今陛下,集權至今的皇帝,權勢與人心的擁戴,已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李唐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實際意義的相國,而房相說不定是李唐的最後一個宰相。
許敬宗心中暗暗想著,從此以後的大唐是不是就沒有宰相了。
這些念想隻是在心中一閃而過,他又微笑地麵對在場的眾人,剛剛的思緒也都藏在了心中,也不會對外人說。
今天是冬至,難得的晴天,許敬宗見到了來到這裡禮部侍郎盧照鄰與郭正一。
盧照鄰道:“坊間已開始慶賀了,坊民都寫下了祝福太上皇大壽的賀語,送去了京兆府。”
許敬宗笑著道:“坊民真是熱情。”
盧照鄰又道:“有了戶人家向京兆府遞交了賀語,就會有更多人家效仿。”
“慶賀太上皇大壽之事,陛下曾經叮囑過不用驚動坊民,一切從簡就好。”
郭正一道:“京兆府勸阻過,可攔不住坊民們,還有很多住在長安城老府兵,他們老淚縱橫,那都是跟隨太上皇一起的東征過的老府兵,豈能不賀。”
許敬宗想到了當年東征時的光景,武德,貞觀到至今,三位皇帝都不容易。
在關中,當今陛下深受關中鄉民的擁戴。
當太上皇與英公一起走到西苑,朝臣們紛紛行禮,再之後李承乾這才走到人前。
一盆盆的菜肴端了上來,李世民坐在上座舉著酒樽朗聲道:“今年蔥嶺大捷,關中連年豐收,朕與你們共賀!”
李承乾朗聲道:“大唐萬勝!”
英公也拿起酒樽,道:“大唐萬勝!”
朝臣們也紛紛高聲呼喊著,直到孩子們一起跟著高喊。
今天的皇城很熱鬨,原本今天是冬至,忙完了今天的事宜各部的官吏也可以休沐,又因今天太上皇大壽,每個離開皇城的官吏都能夠拿布匹與米麵,甚至還有茶葉與肥皂。
今天西苑正在慶賀,鴻臚寺少卿李敬玄忙完今天的事,準備回家休沐了。
其實當時走在皇城內,李敬玄就聽到了從皇城西苑傳來的那句大唐萬勝,心中不免感慨。
正要離開,李敬玄轉身就關上了鴻臚寺的門,感慨道:“這扇門要來年再打開了。”
幾個站在一側的小吏麵帶笑容。
李敬玄走在皇城中,見到了同樣下了值的許圉師,笑著行禮道:“許侍郎。”
許圉師頷首道:“中書省的事這才忙完,還有不少人留著,多半要到夜裡了。”
抬頭一看已是黃昏天,也冷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