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上官儀身為太子舍人,以往常常陪著太子讀書,如今經常陪著當今陛下釣魚。
皇帝總說很忙,可在上官儀眼中,陛下很忙也隻是忙著釣魚。
當然陛下也不會隻顧釣魚,也會看看朝章政事,可這些朝章政事到了陛下手中,多數都不會超過半刻時辰,就被陛下批複好了。
而後陛下又開始繼續釣魚,對陛下來說好似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國事,隻是在奏章上寫了三兩句話。
見陛下剛批複完的奏章,還沒有內侍帶下去,奏章就打開放在石桌上,上官儀悄悄看了一眼,其實陛下批複得鞭辟入裡,崇文館遞交奏章,有很多學業優異的學子,卻負擔不起在長安城居住的用度。
如今在長安城的生活成本其實並不低,糧食也要八錢一鬥,就算是住長安周邊的村縣,一天怎麼也要二十錢,一個月就需要六百錢,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陛下給的批複是讓這些貧寒學子去偏遠地方支教兩年,兩年之後,完成支教的貧寒學子就能免去他們將來在長安城的三年房租。
用支教來代替住房年限,隻要完成兩年的支教,就能夠讓他們再回長安城讀書三年無憂。
一邊推動在支教,朝中也沒有直接給錢,而是用支教交換長安城住房。
上官儀想起了現在的安邑坊,那裡的房子絕大多數都在皇帝的手中。
而隻要有人能夠為社稷發光發熱,皇帝給他們房子住,不過是舉手之勞。
正在釣魚的李承乾注意到上官儀的目光,道:“怎麼,覺得朕寫得不好嗎?”
聞言,上官儀扭回頭,有些窘迫。
內侍便腳步匆匆而來,帶走了陛下批複完的奏章。
人與人是不能比的,上官儀暗自歎息,有些看起來十分麻煩的問題,陛下總是能從一些彆的地方找到解決的辦法。
而這些辦法都是以前沒有想到的,或者說陛下對資源的利用與使用已到了一種境界。
為了幫扶貧寒學子,原本以為陛下會讓朝中出錢,因為陛下從來不會放棄學業優異的學子,陛下更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夠加入社稷的建設當中。
為此,陛下大力開展支教,數十年如一日。
其實在很早以前,陛下還是太子,處理朝中事宜,那時候朝中就有傳言,陛下能夠將一文錢掰開用。
“於菟與你孫女相差幾歲?”
聞言上官儀忙回過神,道:“回陛下,婉兒今年十二歲與太子相差四歲。”
李承乾頷首道:“差四歲……”
聽到陛下的話語,上官儀端坐著,神色十分嚴峻。
李承乾又道:“近來朝中時常有人議論許敬宗,今天送來的奏章上有人又勸諫朕。”
上官儀依舊端坐,目光看著遠處,在陛下還未開口發問之前,不敢言語,保持沉默。
“他們說即便許敬宗是朕的東宮舊臣,朕也不該容他太過放肆,也不該給他太大的權力,他們覺得南詔的事交給禮部去辦,許敬宗此人會將此事辦得太過火了。”
朝野皆知,禮部對南詔圖謀不軌,禮部尚書許敬宗一心想讓南詔並入大唐,其野心都快寫在臉上,可謂是人儘皆知。
如果許敬宗手中有兵權,他多半會親自帶著兵馬前往南詔。
為了得到南詔,許敬宗派去了禮部的得力人手郭待舉,李敬玄,岑長倩三人。
如今的許敬宗不能與當年相提並論,現在的許敬宗任禮部尚書,在他的手中有郭正一,盧照鄰,郭待舉,李敬玄,岑長倩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