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森沒有猶豫直接使用了金晶。
接著開始選擇工藝製程:
【1納米】
然後選擇了加工的數量。
【100】
接著便啟動了機器。
同一時間劉森所處的房間中,在他麵前的那個牆壁立刻出現出淡藍色的光芒。
那麵牆上的大屏幕顯示的的房間中,一些材料從空中投入房間。
懸浮在空中,開始加熱融化,接著就是在各種力場的控製下開始震動著,僅僅幾秒鐘就形成了一個半個小拇指指甲大小的芯片。
又有一些材料從上方投入,僅僅2秒鐘,便形成了一個方型的盒子。
盒子內有著一個個凹槽,剛剛一直懸浮著的芯片直接飛入了盒子,插入凹槽中。
然後裝著芯片的小盒子,便落在的地麵上。
下一刻之前的流程再次出現,幾秒之後新的一枚芯片出現,接著自動飛入地麵的那個盒子中。
3個!
4個!
……
100個。
終於那地麵的盒子全部裝滿。
同時麵前的牆壁的發出了綠色的光芒。
劉森打開了左邊的大門,這是一個很大的一個空間。
在一邊的一個長條桌上,赫然就擺放著剛剛生產出來的盒子。
這個空間就是專門儲存重力場3d打印出來的東西。
打印室中正常都不會有人進入,一切生產出來的東西也都是直接通過力場控製直接通過一個特殊的通道傳遞出來。
就是為了減少人員進入,或者有其他灰塵,物品進入其中,乾擾了力場引擎。
讓力場的控製進度下降,這樣會導致加工失敗,或者良品率降低。
按照劉森的設計,重力場3d打印技術製造生產良品率可是100,不會出現殘次品。
劉森拿著盒子直接走到了另一個實驗室。
劉森開始很快就diy了一個簡易裝置,開始對測試盤古程序加上盤古機器語言架構出來的芯片一起使用後的性能。
很快劉森看著眼前的結果露出了微笑。
成功了。
在果然隻有用這個盤古芯片才能發揮出更強的能力。
各項性能直接提升了近1000倍。
並且這個性能還會再使用中緩慢的提升,這個架構可是有著無限的可能,在底層的邏輯可就是讓其能夠不斷的學習優化。
而金晶這個材料本來就有著一定的自動變化的能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